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主体的财务报告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基本假设、信息质量、基本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影响入手,阐述了IT环境下企业财务报告模式应用的基本特点,并对不同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IT环境下企业选择适当的财务报告模式的方法,借以为企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报告;模式
一、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型或超大型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作为全面、集中和概括地向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信息的财务报告,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
(一)对财务报告基本假设的影响
企业财务报告要受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会计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前提,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这些基本假设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只有在会计主体假设基础上,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空间归属。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为了完成某一目标而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的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临时结盟体——虚拟企业,也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解散和重构。这将使得对会计主体的界定产生更大的困难,同时也使得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内容更加复杂,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差异性与同质性信息更加难以区分。
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企业资产的价值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用现行市价;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但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收付实现制、公允价值将更加适合某些企业的需要。一些网络上的虚拟企业生存和发展周期变化很快,持续经营假设就会被打破,严格的会计分期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这必然影响财务报告的反映。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阶段,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增加以及汇率与货币币值的变动更加频繁,加剧了金融风险,客观上要求使用全球统一的电子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传统财务报告的单一货币计量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多国货币、电子货币。而且对于一些非货币指标,如企业经营战略、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可它们又不能在报表上用货币来表示。
(二)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八项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原则,虽然强化了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但没有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要求。由于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相关性和及时性都受到了制约。
相关性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关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企业会计信息。一方面,财务报告中主要反映的是财务信息,而对决策有重要意义的非财务信息反映不足;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体系将各会计要素定义为是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这就使得整个财务报告的核心部分(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必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物价变动和经济环境变化等情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它涉及到及时收集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但我国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既有较长的编报周期,又有较长的报送延迟期,它显然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的实用价值,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决策,与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实时提供和传送的使用要求相矛盾。
(三)对财务报告基本内容的影响
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为主的报告体系,基本能适应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对企业经济发展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但是随着20世纪末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股份制及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已不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的了解,而要求了解更多关于企业未来的、非财务的信息。可是,传统会计报告对于这类信息的编报是远远不够的,这便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全貌。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然会导致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将构成财务报告的新内容。
(四)对财务报告方式手段的影响
传统财务报告采用手工、笔录的方法,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借助标准的、通用的三张报表为载体,向有关管理部门报送,或者通过指定的少数报刊登载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披露,严重制约了信息的及时性,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在需求上的差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除了采用传统的书面报告形式外,还应采用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通过财务会计软件,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完成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大部分工作,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处理,并安全地送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中。
二、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应用的特点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在IT环境下,这一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强化,而且财务报告本身又有许多新的特点。
(一)财务报告生成与报送的实时性
在IT环境下,企业将处于一个实时的、动态变化的状态之中,它自身需要随时掌握事物发展的动态,要迅速而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和生成即时的财务报告,提供给决策者。而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也希望随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与其决策目标相一致的财务信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正好能为用户的这一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在线的财务报告,在保证财务信息客观性的基础上,实时地传输财务信息,在充分满足准则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编报周期缩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
(二)财务报告信息的多元性
在IT环境下,企业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地域空间的实体都可参与进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也是多元的。为满足这一客观需要,财务报告的内容、表现形式、计量属性都将体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在财务报告内容上,既有财务信息又有非财务信息,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既有总括信息又有明细信息,既有反映实物资产的数量信息又有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测信息;在表现形式上,由单一的数字、文字等纯文本的信息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从静态走向动态;在计量属性上,由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发展到以历史成本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格局,从而更加准确地表示各会计要素的实际价值。
(三)财务报告信息按需定制
在传统报告模式下,企业通常提供通用化的财务报告供用户使用,一方面用户得不到想要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对大量无关的财务信息进行筛选,这使得财务信息有用性大大降低。IT环境下,企业在提供通用化的、保证客观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的财务报告,以满足用户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还可额外按用户需求而定制适合用户个性化的财务报告信息,为用户量身定做。
(四)财务报告信息的交互性
在传统报告模式下,企业提供什么样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就只能接受什么样的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状态。在IT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起与财务报告提供者的良好交互平台,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给企业,企业就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差异化地提供信息给使用者。
(五)财务报告信息的共享性
共享性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在IT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需要对外提供的通用性的、差异性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共享,让更广阔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信息使用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和使用相关的财务信息,并且还可以减少数据产生差错的几率,更好地为财务业务协同提供服务。
(六)财务报告信息的安全性
在IT环境下,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是完整的,是没有经过非法篡改的。一方面要保障提供信息的物理实体,如机房、电脑、通信线路等的安全;另一方面又要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同时也要防范计算机病毒、木马的破坏,更要防范人为破坏现象的发生。只有根据安全可靠的财务报告信息,信息使用者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三、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评价与选择
自从计算机技术开始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以来,人们都没有停止对财务报告模式的探索。在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财务报告提供者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来确定满足各方需要的报告模式。
(一)经济事项报告模式
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是美国会计学会基本理论委员会的一位成员Scort于1969年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他认为传统的报告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最大收益和资本价值为目的的“价值模式”,仅报告综合性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而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提供与决策模型有关经济事项的具体细节,以便各使用者自己选择所需信息。在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这种模式的信息含量、信息范围扩大,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灵活性增强,使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大大提高。但在经济事项的确定和信息安全方面仍有一些难点。
(二)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是按顾客需要大规模地组织生产(MC)思想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按需求编制的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它要求财务报告系统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并允许报告单位与使用者相互沟通。它具有灵活性、交互式和实时报告的特征,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进而提高市场效率和减轻信息不对称性。但这也会增加企业的信息处理成本,会出现包括信息负荷、数据多义性和报告操纵等问题。
(三)实时报告模式
实时财务报告模式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实时报告模式解决了现存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四)差别报告模式
从信息提供者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者特殊需求的信息,从而可以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在内容或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企业既可满足特定使用者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内部信息而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在线报告模式
在线报告模式通过Internet,采用超文本形式,将企业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并将报告的内容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财务报告使用者只要登录到企业网站上,就可以获取相关的即时信息。该模式较好地体现了相关性、及时性,因为广泛应用超链接技术,并以超文本或超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财务报告信息的查找与阅读也十分方便。
以上的几种财务报告模式是经济与技术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同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既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又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会计信息。就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而言,差别报告、在线报告结合经济事项报告模式将是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应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宏.论信息技术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经济问题,2002,(10):47-49.
[2] 张天西,薛许军,林进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2003,(3):47-52.
[3] 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2000,(1):43-49.
[4] 杨爱君.经济事项报告模式初探.上海会计,2001,(3):53-54.
[5] 何日胜.财务会计报告的新模式:网上实时报告.财会月刊(综合),2006,(12):23-24.
[6] 郑婉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财会通讯(学术),2005,(2):108-110.
[7] 马玲.基于网络时代的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63-64.
[8] 沈颖玲.网络时代财务报告质量特征的创新.财经论丛,2003,(5):72-76.
上一篇:组织的数据安全与容灾备份
下一篇:中小企业如何借SAAS插上翅膀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