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新经济时代对我国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计量和确认、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报告及会计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应以我国会计体系、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方法等改革为主线,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和规模体系,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等,力图使我国会计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对全球经济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对相关学科和工作产生了影响,会计也不例外。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从会计理念、理论和实践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从容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新经济时代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引起相关事物本身发生质的变化,会计是受环境影响的,是经济环境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会计的动态性和进步性。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会计的基础环境受到冲击,现行会计理论、实务和会计教育都将受到严峻的考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要不断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内容及程度,以便不断探索会计改革的新途径。
(一)关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针。目前,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决策有用观与经营责任观的争论,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未考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资本,此时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重点不单纯是企业现金流动和收益成果的信息,而更关心的可能是知识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增进能力的信息。会计信息源的拓宽要求会计既能提供历史的信息,也能提供具有预测、决策未来经营活动的信息。
(二)关于会计假设知识经济的涌现已对现行会计假设提出质疑。会计主体由于“网络实体”的出现而使其界限难以确定。持续经营因市场变化频率加快、企业不断调整经营范围等因素,企业兼并、清算、终止的现象随时可能发生,使得持续经营难以持续下去。会计分期核算和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已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求。货币计量也会因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产品价值变动幅度大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现象,使币值稳定产生动摇,同时对知识资产如人力资源的计量形成困难。
(三)关于会计计量和确认历史成本原则虽然具有真实性和可验证性的优点,能够揭示业务发生当时的交易价格和价值,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资源的社会,许多资源诸如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其真实性无法体现。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标准,是以已经发生的交易为基础,而对尚未发生或可能预见的事项不予确认,或者只部分确认不利的事项如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这样就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整体信息的需求,不利于进行经营决策。另外由于“网上公司”其经营期间可能很短,此时,收入分期确认和费用分摊已不必要。
(四)关于会计核算内容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是以实物形态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为基础,反映资本金的运动过程,具体表现在对会计要素变动极其结果的核算上。未来知识经济中,产品生产过程将以高智能的劳动为主,人的智慧和才能起决定性作用,是形成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为此人才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必然应反映在会计核算中。另外,对除人才资源以外的无形资产核算上也不够充分。如非专利技术、商誉、商业机密等。如果再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的空间将更为广阔。
(五)关于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充分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相关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现行《企业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现行会计报告的形式单一,通过表格数字化反映,文字说明的内容较少;现行会计报告的计量标准是以历史价值为主,而对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反映不足;现行会计报告的内容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反映历史的和现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另外,报告所强调的是整体内容,而对某些专项内容披露不够充分;现行会计报告的结果是以内部经济活动影响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现行会计报告报送的时间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定期报告,时效性较差。
(六)关于会计教育当前社会上会计专业人才奇缺的现象已基本得到改观,会计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线专业转化为现在的长线专业。但并不是说市场对会计人员已无需求,而是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简单地对数量的要求转化为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这种需求将更为强烈,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改革的建议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和规范体系现有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会计理论必须尽快研究新的会计模式。新型会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按照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客观规律,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含义,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应全面分析与西方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异,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向WTO规则看齐,充分参考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内容,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并且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滞后于实践的现状,应该分轻重缓急。对于直接关系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需了解的会计要素核算的相关准则,如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的存货、金融工具以及保险、通讯、汽车制造业的会计准则应优先加快制定。
(二)应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
1.人力资源应纳入现代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人力资源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的资产,从会计对象上看,资金运动过程包括资金的投入、耗费、收回、退出。企业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人力资源才能使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所以它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资产,成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核算方法。目前,虽然有一些诸如“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摊销”、“人力资本”等账户,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正式运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账户体系。
3.确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计量模式。人力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很难将其确定在某种计量模式上。应该是多种计量模式的有机结合,即应是精确性计量(历史成本模式)和模糊性计量(经济价值法)的结合。
(三)修改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
1.灵活界定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比例。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这是现代企业的通常做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也是允许用无形资产投资的。但我国1992年底颁布、1993年7月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中对企业吸收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企业吸收无形资产一般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0%,如果技术含量较高超过20%的,要经审批部门批准,最高不超过30%。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企业中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仍然维持20%一30%的无形资产比例已不能满足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传统会计核算中,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充分认识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的主要成分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法律、新变革,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把人的智力、知识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智力、知识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要求:不存在物质实体;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转变观念、重视科学知识、重视人的智力要素,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变化。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应是一条可取之道。多元化的社会由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强调独一无二的计量手段只能使会计陷入困境。
(五)增强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适当创新,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如提高及时性与会计分散假设有关,可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采用月报、旬报、周报等,也可根据业务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的报告制度。同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从空间跨度来说,企业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从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到高层的浓缩信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充分性”的需求差异。
(六)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数量的扩大与质量的不高不相匹配。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整体素质较低,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知识经济给会计信息效率标准所带来的变化,必然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必须加强会计培训、改革考试制度,且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使我国会计尽快走上规范化、国际化、电算化的发展轨道。要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教育的科技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大计算机的投资和软件开发力度,加强会计网络化应用,完善会计及信息系统。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与大专院校合作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项目,开放会计师人才教育市场,加快会计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增强管理会计职能和参与经营管理的能力,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会计核算时效性和实际操作水平,建立复合型职业会计队伍。
当前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会计改革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积极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会计理念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上一篇: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分析
下一篇: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思考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