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高校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来源: 毛艳丽 编辑: 2010/09/26 11:17:46  字体:

  【摘要】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审计工作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文中对目前高校审计工作有关规范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结合高校审计实践提出切实的建设性思考。

  一、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是内部审计业内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而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法规建设方面,只有《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7号令)。“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日前已正式公布,尚未全面实施。近年高校普遍开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类型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和业务指导,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规章制度。

  2.高校现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改、废滞后于高校形势发展

  审计制度要有前瞻性、保持稳定性,但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予以修订或补充,因其针对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带有局限性已不适应现在及未来的工程相关审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保留成功经验部分、去除不适用内容、增加审计管理新理念。及时对现行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修订、增补的工作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

  3.高校审计业务管理无统一规范

  审计规范是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也是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教育系统应制定并实施统一的审计业务规范,并按照规范的规定标准评价和判断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当遵循审计规范的要求,按照审计业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

  二、完善高校审计工作规范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促进内审规范化建设

  (1)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必须依靠院系及相关部门、处室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根据《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精神,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参加联席会议的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借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已取得的经验,在其他审计业务中建立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是创新审计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的途径。

  (2)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审计公告是指审计部门在学校范围内公布审计重要事项(或特指审计结果公告)。近年来高校的审计公告实践大多处于审计信息公告阶段,真正做到审计后公告,即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审计结果公告还有一定难度。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把“双刃剑”。开展审计公告应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防范审计公告的风险,积极稳妥地逐步扩大审计公告的范围。高校内审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是体现内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

  (3)建立审计结果跟踪整改落实机制。审计结果指高校内审部门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实施审计后,在审计结论中要求被审计单位落实的决定、意见、建议等。被审计单位须认真执行审计结果的报告,对需落实的审计结果要认真制定措施,进行纠正或整改,并及时将落实审计结果的情况反馈给审计部门。凡属违规违纪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或处理,属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整改,同时应重视和健全、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落实审计结果应实行责任制,分管校领导应对分管的被审计单位加强领导,督促落实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落实审计结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被审计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负有具体主管责任。跟踪落实审计结果情况,能提高审计意见落实率,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

  (4)实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制度。审计部门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财经法规,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针对领导干部担负的经济责任,高校审计部门可总结归纳基本的经济管理风险提示内容,在领导干部上任之初以宣传资料形式发放或告知。对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制度,是对领导责任意识的提醒,更是对领导干部政治上的关心和经济工作上的指导。

  (5)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高校审计部门应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经济工作的重点开展审计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新的审计业务类型之前,一定要征得学校的同意、授权,及时建立相应审计业务的审计管理办法。

  2.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审计过程、审计行为、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工作质量的活动。不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考核、检查的都是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落实。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高,审计风险就小,否则,审计风险就大。审计人员不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实施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就有可能引起诉讼。尤其是在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也要时刻牢记。

  3.建设学习型业务处室,努力提高内审规范化建设水平

  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内审事业发展的基石。高校审计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规范的执行人—各级与审计工作相关人员的正确认识和认真执行。高校审计工作从坚持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到强调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这也是高校内审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保证;高校审计部门应坚持将审计规范化建设做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校内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并将审计规范及时传达至全体审计人员,使审计人员明确审计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开展日常审计工作;高校审计部门还应注重建设成为学习型业务处室,鼓励审计人员在已有学历、职称等条件下,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既是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再提高,也是为审计规范化建设储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赵耿毅.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审计,2008.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lcl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