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息税前利润基础的短期财务决策

来源: 金燕华 叶显明 编辑: 2009/12/01 11:12:50  字体:

  财务决策的过程分为信息收集、备选方案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后续评价等四个阶段。其中方案的选择是指以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备选方案,从中选出一个行动方案。该阶段涉及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准则是短期财务决策的关键内容。本文拟对不同的短期财务决策内容梳理出决策评价标准和评价准则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内容。

 

  一、短期财务决策的基本逻辑思路

  从决策的内容来看,短期财务决策涉及营运资金(或短期投资)、筹资和资金(股利)分配。基本逻辑思路是:依据成本性态扩展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以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损益衍生的息税前利润为逻辑起点,考虑机会成本等决策相关成本,以税前损益或相关总成本、每股收益、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现金折扣成本等指标为主要决策评价标准。具体分为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类标准。

  二、成本性态与息税前利润

  传统的会计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损益。这种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高级管理层的经营业绩,而息税前利润(EBIT)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高级管理层的实际经营业绩。因此称EBIT为财务管理中损益的核心指标。EBIT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倒算法。如果已经计算出了净利润,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所得税和利息费用来计算。财务分析时经常采用此方法。二是顺算法,即依据成本性态逐步计算EBIT,这种方法在财务管理中最常用。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依据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F)和变动成本(即b×Q,其中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Q表示产销量)。依据成本性态,可以把损益方程扩展为:

  EBIT=p×Q-(F+b×Q)

  =(p-b)×Q-F

  =(1-b/p)(p×Q)-F

  =(p-b)/p×(p×Q)-F

  其中:p为产品单价,(p-b)称为单位边际贡献,(p-b)×Q称为边际贡献(即M);b/p称为变动成本率;(1-b/p)或(p-b)/p称为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之和为1。

  三、决策相关成本与营运资金决策

  1、营运资金决策的思路概述

  营运资金(或称为流动资金)决策的基本思路是:以EBIT为逻辑起点,采用差额分析法,考虑决策相关成本,以税前损益(信用成本后收益)或决策总成本为决策评价标准。营运资金决策相关的计算项目分为三类:①EBIT(如果固定成本相同,则计算M;如果收入相同,则计算bQ和F;如果固定成本和收入相同,则计算bQ;如果EBIT相同,则本步骤不考虑,例如在现金决策中);②相关总成本;③税前损益或决策总成本(如果pQ不相同,计算税前损益,即①-②;否则,计算决策总成本,即①+②)。

  由于短期财务决策涉及到备选方案的比较,因此一般考虑差额分析法,即分析有区别的部分,而省略其相同的部分。基于差额分析法,营运资金决策过程中,在备选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时往往采用差额计算或总额计算的思路。差额计算思路,比较和计算两个备选方案各自的相关项目的差额,以最后项目的差额为评价标准;总额计算思路,通过分别计算每个备选方案各自项目的相关金额,以各备选方案的最后项目作为评价标准。由于营运资金决策涉及的期限较短,并且备选方案的所得税税率都相同,因此基于差额分析法的考虑,在营运资金决策过程中一般不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表1列举了差额计算与总额计算在营运资金决策中的差异。

  2、相关总成本的确定

  营运资金决策核心是相关总成本的确定。有些成本是由于决策引起的,例如机会成本。在短期财务决策中,机会成本主要是持有营运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由于现金管理内容相对简单,本文只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的相关内容。

  表1 决策评价标准和评价准则选择

  (1)应收账款的相关总成本

  应收账款决策的相关成本包括: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②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③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三项机会成本);④收账费用;⑤坏账损失;⑥现金折扣成本的增加额。

  在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计算时,由于假设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是实际垫付的资金而非应收的全部资金,因此一般根据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乘以变动成本率来计算。

  存货与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都直接根据其平均余额乘以资本成本而得,由于是购货环节,不必乘以变动成本率,应付账款相关的应计利息是节约资金的利息,因此,计算时前边应加“-”号。存货的平均余额既可根据存货经济批量和保险储备量的有关内容来计算,也可以采用与应付账款相同的方法,直接根据存货的期末和期初余额的平均数计算。

  现金折扣成本由于发生在赊销后,在计算EBIT时一般不考虑,而作为决策相关成本单独考虑。

  (2)存货的相关总成本

  存货管理中,一般情况下收入和固定成本不变,因此决策的核心是分析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进货费用等相关总成本和不同的变动成本(全部销售时,即进货成本),选择较低的方案。

  经济批量的计算是存货决策的关键。具体计算时,首先要把握集中到货(即基本模型)相关总成本即TC(Q)的计算,即TC(Q)=(A/Q)×B+(Q/2)×C;其中:Q为经济批量;A为年订货量;B为平均每次的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的储存成本。利用当“TC(Q)最低时,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进货费用相等”的原理,就不难计算出经济批量Q*= (2AB/C),然后将Q*代入TC(Q)的计算公式的各个部分得出相关结果,例如平均存货量为Q*/2。其他情况如陆续供应和使用、允许缺货等,均是在此基础上修正相关变量而形成的。

  四、杠杆原理在财务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中,杠杆原理的运用基于不同利益集团对经营成果的不同理解。作业层的经营成果是边际贡献,即M=p×Q-b×Q;高级管理层的经营成果是息税前利润,即EBIT=M-F;股东的经营成果是每股收益,在不考虑优先股情况下,其计算公式为:EPS=[(EBIT-I)(1-T)]/N,为了与EBIT在绝对指标和所得税方面保持可比,有时用利润总额(即EBIT-I或M-F-I)来表示。假定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导致经营成果变化的根源是销售量Q,当Q发生变化时,不同利益集团理解的经营成果的变化率是不同的。M的变化率就是Q的变化率,即△M/M=△Q/Q。利润总额的变化率也就是EPS的变化率。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与杠杆原理的比较见表2。

  表2 杠杆原理在财务中的运用

  五、EPS的计算与每股收益分析

  考核高级管理层经营成果的EBIT,没有反映股东的融资决策成果,因此股东一般以EPS作为经营业绩衡量和融资决策判断的依据。股东可以通过计算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来分析和判断在某销售水平下,采用哪种资本结构可以获得更高的EPS。假如不考虑优先股的存在,EPS的计算公式如下:

  EPS=[(EBIT-I)(1-T)]/N

  =[(M-F-I)(1-T)]/N

  ={[(p-b)Q-F-I](1-T)}/N

  ={(1-b/p)(p×Q)-F-I](1-T)}/N

  在无差别点,由于EPS1=EPS2,计算EBIT、M、Q

  [(EBIT-I1)(1-T)]/N1=[(EBIT-I2)(1-T)]/N2

  [(M-F-I1)(1-T)]/N1=[(M-F-I2)(1-T)/N2

  {[(p-b)Q-F-I1](1-T)}/N1={[(p-b)Q-F-I2](1-T)}/N2

  I、N代表负债、普通股的筹资的相关财务特征。不同的资本结构两者的数值可能不同,即不同的资本结构决定了不同的EPS线。相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Q、M、pQ或EBIT决定的EPS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追加的筹资是负债和普通股,由于N不同,因此存在不同线的交点。在交点(即无差别点)EPS和Q、M、pQ或EBIT都相同。

  具体决策评价准则:当实际的pQ或Q、M、EBIT大于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pQ、Q、M、EBIT时,应选择最小无差别点的负债筹资方式(此时能获最高的EPS);反之,选择普通股。

  六、相对值分析与短期负债筹资

  短期负债筹资决策是以相对值作为分析的基础,一般分析投入(即利息)与产出(实际能够动用的筹资额)之比,即未来的代价(或所得)与现在的实际所得(或实际代价)之比。类似于日常的利率计算。一般在确定实际动用的筹资额或实际所得时,要考虑扣除补偿性余额等。由于短期筹资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因此不必像长期筹资那样考虑抵税作用,即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对买方而言,如果享受现金折扣(即企业缺乏资金希望通过借款享受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成本(即应付账款的成本)实质是投资收益率,通过比较其最大值(如果有多个现金折扣条件)与筹资成本(即借款利率)进行决策,具体决策评价准则为:如果最火的现金折扣成本大于企业筹资成本,则企业应该选择最大现金折扣成本对应的付款期付款。如果是放弃现金折扣(即企业有富裕的资金但有其他投资机会),现金折扣成本作为机会成本,通过比较其他投资机会的收益率与现金折扣成本的最小值(如果有多个现金折扣条件)进行决策,具体决策评价准则为:如果其他投资项目的最大投资收益率大于现金折扣的最小值,则企业应该选择最小现金折扣成本对应的付款期付款。在具体计算现金折扣成本时,假设到期应付账款总额为1,则享受现金折扣提前付款需要支付额为:1-折扣百分比。以享受折扣的支付期为起点,享受现金折扣的企业现在的代价为:1-折扣百分比,在提前付款期(即信用期一折扣期)得到的未来受益额为折扣百分比,由于提前付款的期限很短(一般不到一年),应当按照实际提前天数调整计算年利率。因此,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责任编辑:冠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