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要】由于高校举债办学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危及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促进高校健康有序、稳定和谐的发展,是贷款高校的重要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筹资办学资金呈现出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化新格局。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和“银校合作”的方式在全国迅速地推广, 高校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各高校学生人数与教工人数急剧增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涌入高校。大额度举债办学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扩张,也加大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如何规避与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已成为各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这也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涵义及其现状分析
高校财务风险指高校在资金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深入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的生成和传导机理,深刻地认识财务风险的本质,对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提高高校财务活动的运作效益十分必要。风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风险具有客观性,无论是否承认它;(2)风险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可知性;( 4) 风险不等于损失,风险既可能带来不利结果与损失,也可能带来额外收益,但人们更关心前者,即风险厌恶普遍存在。
2005 年12 月21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名为《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为了扩建或吸引人才,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 亿甚至20 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2000 亿元左右。各高校除去一年内的工资奖金和教学、科研、行政开支,所余款项只够偿还贷款的年利息,学校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何谈还清贷款。所以贷款高校有可能成为继银行、证券业之后的又一个高危行业。
二、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使高校潜藏财务风险
高校的财务风险决非朝夕之间就突如其来,往往是由于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措手不及。大量调查研究表明, 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在国家预算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导致了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风险意识淡薄是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大规模扩招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大规模扩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999~ 2004年期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20%,而此前1993~ 1998年的6年间,只增长了34.4%.200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30万人, 其中本科招生计划260万人,研究生招生计划40万人。与2005年的招生规模相比,本科生增加了30万人,研究生增加了3万人。在高校规模急剧扩张的过程中,高校原有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扩招的需求。扩招导致高校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急需后续资金的补充,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与此同时国家允许高校向银行贷款发展教育,银行对高校的贷款政策门槛也较低、操作较简便,因此,高校普遍利用银行贷款来补充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成为高校迅速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随着贷款在整个高校投资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高校每年支付的利息费用逐年增多,还本付息负担沉重,达到了高校承载负荷的极限,高校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升级。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引发高校财务风险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资金总额中不同来源资金各自占有的比重,而狭义的资金结构则指债务资金占资金总额的比率。高校通过不同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可以筹集到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两种性质的资金。不同方式的资金来源应合理搭配,以保证高校资金的正常周转。然而多数高校资金结构失衡,债务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占资金总额的比重过大,这在加大高校债务利息负担、减少高校经济利益的同时,降低了高校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削弱了高校短期偿债保障,使高校资金链越绷越紧,加上高校缺乏对贷款规模与还款计划的可行性研究,贷款结构失衡带来还款期的过度集中,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程度。
(四)缺乏财务预警系统使高校难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分析就是通过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利用财务数据和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 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对高校经营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风险, 发出预警信号, 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但大多高校由于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都未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甚至未认识到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这道“防火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学校, 由于现行财务预警系统的局限性, 其工作仍停留在表层上,定性分析不足。这给高校财务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防范与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层风险意识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全面、有效地控制高校财务风险,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特别应提高学校领导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要把风险防范理念贯穿到整个决策工作全过程中,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及时发现风险发生的征兆,采取分散和规避财务风险的举措,有效地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者,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强化风险意识,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加强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降低高校财务风险
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在国家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扩招对资金的需求时,银行贷款成为高校在扩大规模时获取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高校在筹集资金、举债经营时,首先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遵循规模适当、筹资及时、结构合理、方式经济的原则, 科学分析高校资金需求总量,认真论证投资建设项目,在项目可行性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筹资总规模及资金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其次,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从自身发展潜力、借款的承受力、偿债能力进行评估,制定贷款财务计划。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确定适当的负债比率,负债额度以不超过高校的事业收入为宜。第三,根据负债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通过对负债规模、用途及偿还额度与偿还时间的合理规划,从源头上预防财务风险。
(三)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分散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债务资金占总资金比重过高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已成为引发高校财务风险最直接、最巨大的动因。如何优化高校资本结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继筹资任务之后面临的又一复杂难题。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在负债数额适度,负债比率适中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可能带来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高校负债比率及负债金额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债务结构趋于合理,并且要与高校自身的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偿债保障基础相适应,安排好不同期限的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比例,以便合理分摊各期间的债务负担,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四)构建财务预警系统规避高校财务风险
高校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即要对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指标设置预警界限,一旦指标达到或超过警戒线,财务人员就需要及时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来反映:1.偿债能力综合指数,包括现金负债比,负债自有资金率,已获利息倍数,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本期安全系数等。2.运营绩效综合指数,包括学校年度支出比,招生计划资金比率,经费自筹率,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校办产业资本增值率。3.发展潜力综合指数,包括经费自筹率,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校办产业资本增值率。在此基础上,还需确定一个警戒线。如现实支付能力的警戒线定为3个月比较合适。自有资金占年末存款的比重低于50%,应采取措施改变资金结构。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超出100%则应考虑偿还能力。校办产业和基建投资的负债率若大于100%,就意味着资不抵债,就可能影响学校的财务状况。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一是风险识别,即确定风险类型、风险等级;二是风险评估,即量化风险损失,确定各类风险预警指标与临界值,并对照确定其所属等级;三是做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组织设计工作,包括建立风险评价与预测模型、报警判断方式与模式、设计预警业务流程等。
下一篇: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分析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