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高校融资建设优势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 何二坤 编辑: 2010/09/19 14:03:25  字体: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必须变革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不断拓宽的高校项目融资方式,尽可能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利益最大化。高校融资建设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1 高校融资建设的优势

  1.1高校项目融资促进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实现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必须变革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不断拓宽的高校项目融资方式,尽可能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且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具有双重效益。在国家的层面上,国际竞争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竞争,但从根本上说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鉴于此,各个国家尤为重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另外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看,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接受层次高质量好的教育比接受一般的教育,更能使个人获得相对较好的工作,从而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

  1.2高校项目融资推动高等教育有限度的产业化

  高等教育具有两重性:公共性和私有性,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同时,教育的经济功能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如:增加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人力资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就业市场的贡献等。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高等教育产业化不是我们承不承认的问题,而是它本身就是与生俱来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将其规范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目标的轨道上。

  在我国,教育的完全产业化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因此,我国教育并不具备完全的“产业运营性”。但随着许多高校采用市场化项目融资方式进行自身硬件建设,将有力推动高等教育实行有限度的产业化。

  1.3高校项目融资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提高

  可通过以下方式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效益提高: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分配机制,避免“人才相对过剩”及“无效供给”的现象,提高结构效益;第二,改革高校人事管理体制,降低人员(主要是行政及后勤人员)的经费开支,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第三.,改革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经费结构,增强高校领导及有关人员的经济效益观念,提高财力资源利用率;第四,合理使用、科学管理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宿舍等固定资产,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第五,调整不合理的学校、院系及专业的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提高规模效益;第六,发挥高教资源优势,开展有偿教育、培训、咨询等服务活动;挖掘高校潜力,组织科技开发与高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第七,健全奖励激励机制,结合高校效绩评定结果和成本考核对其进行奖励,以促进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投资效益的目的。

  2 高校主要融资风险分析

  2.1财政拨款的风险

  高校通过财政拨款渠道融资主要是政策风险,若国家对普通高校的政策有所变化,导致财政拨款减少,学校招生人数减少,所收学费不足以支付办学投入的银行利息和运作成本,则会连续陷入办学困境,导致投资者不敢再继续投入,投入一旦终止,又会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使办学活动更加举步维艰。另外,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的不到位还有可能引发教育乱收费、高收费。

  2.2银行贷款的风险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变动,对高校造成的贷款融资成本变动的风险。如果高校采用浮动利率融资,会面临着利率上升时多支付利息的风险;如果采用固定利率融资,会面临利率下降时多支付利息的风险。

  在同样融资规模的条件下,融资的利息率越高,高校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高校融资风险也随之增大。如果高校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更有甚者,一些项目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停工。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指因融资而给高校财务带来的风险。高校新校区建设贷款融资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支付利息,必然加重财务负担。

  高校融资如果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产生过度投资行为,就会产生较大的风险。高校对项目的投资会挤占大量的现金资产,造成高校资产流动性差,现金收支调度失控,不能维持合理的现金流量,即使不出现由于现金流的断链而产生的债务风险,也会因没有足够的现金而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出现必将有损学校的信誉,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BT模式与BOT模式的市场风险

  3.1BT模式下

  市场风险主要是资源供应方面的风险,表现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源供给不足等方面,通常由投资商来承担。投资人可以通过签署资源供应保障书减轻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损失。项目移交给高校之后,经营期间的市场风险则由高校承担。

  3.2BOT模式下

  市场风险存在于产、供、销三个阶段。原材料供应环节,市场风险表现为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短缺等。投资人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原材料供应协议,将其转嫁给供应商,从而固定项目的生产成本。产品销信环节,市场风险表现为需求量变化、需求价格变化等风险,投资人可以通过与高校签署“或取或付”的产品购买协议,将其转移给高校,但这种协议的合法性,尚值得商榷。同时项目公司还要承担其他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价格方案的制定能否满足公司预期的回报率,实现稳定的项目效益等。

  4 高校融资建设风险的防范措施

  4.1落实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占同期GDP4%的目标

  《中华人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54条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55条又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增长。由此可见,我国的相关法律己明确规定了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财政对高等学校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办学经费的紧张是高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虽然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高校办学经费的渠道在不断拓宽,财政拨款占学校经费的份额已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国家的投入仍然是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支撑,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仍必须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将教育公共经费占GDP的比例尽快地提高,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4.2把握银行贷款原则和额度

  4.2.1高校进行银行贷款时应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贷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的要求,严格执行贷款程序、贷款人的义务和还款计划。

  (2)合理性原则。

  贷款在给学校建设注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资金的压力,必须认真考虑需要的量是否合理,不能盲目贷款。所贷的数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建立在学校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数额最好不要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其次贷款项目必须是学校建设急需的教学设备、基础实验室的改造、基本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等,贷款不能用于日常经费开支,不能用于改善人员福利待遇等。

  (3)风险性原则。

  用贷款的方式发展教育是学校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举措,这个举措本身就包括一定的风险。没有风险,就不叫超常规、跨越式,但要避免贷款风险,就要强调所贷款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对还贷资金要有相对稳定的来源和可行的还款计划,并落实贷款人及经济责任制,这样贷款时,才能从容面对,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4.2.2把握银行贷款额度

  而前面我们所作的可行性研究都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来论证的。因此,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办学经济效益。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学校也就无法按计划还贷。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需要“贷新还旧”,这就必然形成负债积累。一旦银行对学校的授信额有所控制,“贷新还旧”不能继续下去时,必然造成学校财经危机,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学校的持续发展。高校银行贷款的用途可分为三类,一是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二是用于新校区的建设;三是用于投资。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学校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量力而行,把握好贷款额度。学校财务部门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每年在年度财务预算中预留一块。对于第三类,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选好投资项目,要有经过多方论证的可行性计划,并要保证投资回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银行贷款的最大额度应当以不影响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前提.即学校所能组织到的各项收入的增长必须大于学校为维持其正常业务所需的支出的增长。

  4.3吸收社会各界捐资

  社会捐赠在一些发达国家是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据民盟中央调研,我国社会捐赠高教事业之所以落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不仅仅是捐赠形式单一、捐赠范围狭窄,更主要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国家政策缺乏引导,社会各界对捐赠高等教育事业还尚未达成共识。所以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激励机制、筹资机制和管理运营及监管机制,创建适合我国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政策环境。

  高校可以成立校董事会,充分发挥校董事会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改变思想观念,学会向社会、向市场寻求资金,积极争取企业、基金、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教育捐赠,加强捐款、捐资的规范化管理,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模化、长期化的筹措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纪安,辛宝林.关于新校区建设若干基本原则的理性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朱中明.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项目管理[J].中国市场,2005,(50).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lcl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