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0 苹果版本:8.7.3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

来源: 黄丹心 林永芳 编辑: 2012/10/09 08:46:38  字体:

  摘要:做好高职院校二级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成了做好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开始探索学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二级财务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对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基本观点为:要加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须逐步完善高职院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成立预算管理机构,科学制定二级院(系)经费划拨办法,确定院(系)经费管理原则,确立院(系)经费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考核评价制度,注重二级单位财会人员的选择及培训。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就是说,当前高职教育已被提上了很重要的地位,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只有做好高职教育的各项管理创新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开始探索学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二级财务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明确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实行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责权不明确,二级院系领导的经济责任没有落到实处,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责任与义务,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职院校一级财务制度比较健全,但却没有统一规范的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监控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创收管理制度、财务开支管理细则等等,难以保障二级院(系)财务的良好运作。同时,因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学院对二级院(系)的财务控制乏力。

  (三)没有专设财务核算机构

  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及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高职院校二级单位一般不设财务核算机构,有的甚至在一级财务机构上也没有专职管理二级财务的财务人员,大部分二级财务管理工作由一级财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兼职完成,有的高职院校二级财务事宜由二级院(系)行政人员兼任,业务不熟悉,难以按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四)支出真实性难以核查

  有些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时,根据财务制度及学院的具体情况对二级院(系)的经费支出项目进行了明细的规定,对能够报销的票据进行了具体的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二级院(系)在受限制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常常张冠李戴,填写不受限的费用发票;有些院(系)出于避税的需要,把人员费用开支转化为公用经费开支,四处筹措票据报销,然后把报销后得到的现金分发到个人;有些院(系)用假名造表发放现金或再用作其他开支,随意性非常大。但目前学院一级财务一般只能对二级院(系)的经费进行总量控制,或对票据进行表面化的审核,不能对经济业务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支出的真实性难以核查,监管难度加大,假账现象时有发生。

  (五)年度预算的编制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编制年度预算时,高职院校一级财务往往会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在预算安排时,一般只兼顾到学校层面的重点工作,对二级院(系)的预算,则根据二级院(系)的规模,如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及相关的分配标准编制二级院(系)的年度财务预算,难以顾及到不同的二级院(系)经济业务特点,同时,由于受学校总经费规模的限制,对二级院(系)的发展重点也很难照顾周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严谨性不够。

  (六)缺乏科学的二级财务分析及考评体系

  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财务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只重视本级财务的分析工作,财务分析只停留在一级院校发生的财务信息,未能深入分析二级院(系)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类信息,即使有时触及,也是泛泛而谈,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难以深化。此外,对二级院(系)的各类资金使用效益,也没有建立科学的考评方法及体系进行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二、对做好高职院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一)逐步完善高职院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学校领导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对院(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支出和统一资源配置。二级院(系)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制定各种财务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操作层面需要的财务规定,根据二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学校赋予的职责范围内决定具体的经济行为等。

  (二)成立预算管理机构,从组织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可设立一个权威性与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二级预算管理的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可由分管财务的院长担任,委员由二级学院、财务、审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原则,确定院(系)经费包干内容,科学合理分配各类经费,审定年度预算目标及预算调整计划,组织分析与考核预算完成的情况。同时,以学校一级财务部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为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科学制定二级院(系)经费划拨办法

  制定校院二级财务经费的划分原则和范围。院(系)的所有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学校财务处,不得截留、挪用,不得私设“小金库”。院(系)的所有支出必须纳入学校的预算经费管理的大体系。有关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事项的经费,如基本建设经费、人才培养经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可由学校统一使用。即在学校集中必要财力满足建设及发展的前提下,再适当将财权下放给二级院(系)。根据二级院(系)的规模和实际情况,核定人均经费定额及经费项目。对除正常工资之外的人员经费支出(如课酬及其他绩效工资),可按收取学费的一定比例或按生均定额核定经费指标给二级院(系);对教学科研业务费、日常办公费用、学生专用经费等经常性支出按经费包干项目及费用计算标准(如按设定的教师人均指标、学生生均指标计算)核定指标使用;对科研事业经费,如教改、课改、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等,可制订专项的经费使用办法,充分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用好用活这部分经费,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四)确定院(系)经费管理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院(系)二级单位的经费使用,必须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财经政策、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二是统一领导原则。院(系)二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统一的经济政策,各项经费预算必须统一纳入学校的财务收支计划。学校有权统一调配资源。三是专款专用原则。各项目经费必须按指定用途使用,不得挤占、挪用,不能将教学津贴等人员经费用于教研办公经费等公用经费的,项目经费需要调整的,必须提出申请,由学校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执行。四是勤俭节约原则。各院(系)在各项工作中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科学、高效、节约使用资金。

  (五)确立院(系)经费运行机制

  为了减轻二级院(系)财务核算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二级院(系)的所有财务会计事项集中到学校一级财务办理,二级院(系)不再设置财务机构,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职财务联系人员。财务联系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就院(系)的财务工作与学校财务部门沟通联系;登记院(系)收支的辅助帐及预算指标明细账;具体办理院(系)经费预算、用款计划申请等。

  二级院(系)要对相关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各项支出应当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虚报冒领,不得以领代报;应当按照学校预算经费方案确定的额度、范围控制,不得超过预算列支或无预算项目的列支;应当符合项目经费限定的开支使用范围和使用规定;接受资助、捐赠的经费必须按资助人的意愿开支。

  (六)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学校一级财务有责任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资金运作、财务管理、会计基础规范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所有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规定对二级财务工作的内控措施。在对二级财务工作的内控上,注重程序控制,特别是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在制订部门及岗位职责时,注意不相容岗位的相互牵制,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个人在经济业务事项中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

  (七)建立财务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的财务考核评价制度,学校一级财务部门要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设置一系列的考核评价指标,一是对预算专项资金进行考核,二是对自筹经费能力、创收能力进行考核,三是对其他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四是对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此外,还可以把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力作为考核评价指标,通过这个指标的考核,促进二级院(系)建立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意识、促进二级院(系)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八)注重二级单位财会人员的选择及培训

  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作为一级财务单位的财务人员,既承担了学校本级财务管理工作,又承担了二级单位的财务核算及管理指导工作,因此,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选配政治觉悟高、熟悉有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员来担任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理财水平,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全面提升财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各项财务核算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炼钢.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07-30.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