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美日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来源: 黄桂琴 梁艳 编辑: 2008/12/05 15:23:41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摘 要]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创新管理做的最好的,但由于内外环境的不同,其创新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我们通过两者在技术创新管理、战略创新管理、文化创新管理、知识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员工创新管理等创新管理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企业创新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一、引言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动力。处于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快速发展的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不应陶醉于已有成就, 也不该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而应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以创新的确定性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美、日两国企业都认为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将其摆在首要位置。

  美国企业界有一句名言:不创新,就死亡。美国的创新管理主要是笛德等人为代表。他认为创新管理为: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创新和创新管理;开发和运用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结构;为创新开发和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组织环境;奖励和维持有效的外部联系。哈利森教授对日本企业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日本创新管理主要是高层领导的远期战略指示创新有步骤进行,增加个人自由度鼓励全员参加创新,以步步挤压推进、阶段相互交叠方式推进创新。

  二、美国和日本的创新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美国和日本的创新管理模式,如下表。

  本文我们主要从技术创新管理、战略创新管理、文化创新管理、知识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员工创新管理以及美国永续创新与日本持续改进创新等方面比较美日的创新管理模式。

  1.技术创新管理。美国技术创新系统特征:研究投入几乎涉及国际上所有的前沿领域;企业日益成为研究、开发与创新的主体;风险基金在技术转移和实现中广泛介入;大量吸纳全世界的科技人才;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大学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

  日本企业主要采用的是模仿创新,从欧美各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发明,并对其进行快速模仿创新,同时加强自身制造能力和工艺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创新过程中:着重强调应用开发;重视点滴积累,缩短技术换代周期;重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微细部件性能。

  美、日企业技术创新都是为了维持生存并且追逐高额利润。众多美国企业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拉动和科学进步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市场需求与政策驱动则是日本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美国的R&D投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其中的三分之二用于产品创新,三分之一用于过程创新,模式是科学——技术——生产,这就使美国在突发性、激进性的技术创新上有优势。虽日本R&D投入的绝对数量不如美国,但R&D占GDP的比重却超越美国,目前已达到3%的水平。投入的三分之二用于过程创新,三分之一用于产品创新,模式是生产——技术——科学。

  2.战略创新管理。创新需要正确的战略来指导。战略是企业为了收益制定的与组织使命和目标一致的最高管理层计划。战略管理是在美国提出和应用的,但善于学习的日本企业也没忽略这一点,只是其对战略的理解有别于美国。日本战略理念在于集合所有员工的智慧进行创造,美国强调领导人在战略中的绝对地位。日本的创新战略管理属“系统型”和“网络型”而美国属企业家精神型和市场型。从20世纪90年代美日两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竞争力升降说明:美国的个人决策为主的战略经营思想更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新经济的发展。

  3.文化创新管理。美国个体创新文化: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倡竞争和献身;奖励创新;利益共享。其促进企业创新主要因素:崇尚活力和创新精神;重法治;追求金钱价值。个体创新文化先后造就了诸如杜邦兄弟、盖茨等创新人物和诸如生产流水线、事业部、功能性结构、现代管理方式等一系列优秀的创新成果。但员工被排斥在创新之外,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家的职责。

  日本集体创新文化: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家族主义;以人为中心。其促进企业创新主要因素:注重群体利益,倡导团队精神;企业内部“和谐高于一切”的和睦人际关系;以人为中心。集体创新文化以人人皆有创新欲望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小团体活动,在全员参与过程中实现创新,开展大量的小型创新活动,从整体上推动了企业的系统创新,使企业创新周期表现为连续跃迁。

  4.知识创新管理。美、日企业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美国强调显性知识的重要性,而日本则注重隐性知识的作用。美日知识创新差异为:在美国,知识创新的任务由极少数人来进行,不是组织里的每一个人。一线员工不被认为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也不被看作是知识资源。创造新知识是少数管理者的任务。而在日本,知识创新是在一线员工、中层和高层管理者三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其中中层起协调和综合作用,他们使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知识融为一体,使它具体化,并融进技术、产品和制度中。

  5.组织创新管理。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 原来的那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组织结构正在被以工作小组、团队为基本单元的扁平式、分权化的组织结构所取代。美日企业在组织的形态、观念上大致相同,不同在管理模式上以及由此引起的组织激励制度。

  美国企业推行“注重法治”的组织管理模式,实行制度制厂,制度管人,其组织激励为:人才选拔的“快车道&rdquo1473雇员持股和收益永久分成;较多实惠的福利;经理人员高收入。

  日本企业推行“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模式。组织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制度、福利制度、自主管理集体决策等上。其组织激励主要为:重视员工素质和强化培训;实行终身就业和弹性工资相结合;性质不同、内容具体;注意鼓舞员工,化解困难。

  6.员工创新管理。企业的创新离开了人,“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员工要创新,就要有创新的能力,企业要对其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管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国家,其特点是以高校为依托,学校、科研实验室与企业紧密合作,主要有:管理人员,高校的大量培养,或多种渠道对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公司设置培训机构。

  日本企业对员工培训,不仅重管理理论与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还十分重视智能和潜能的开发,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措施为:开办经理研修班,并派遣人员到欧美的大学进修,组织海外考察团;提高全员的水平;让员工阅读经济书籍,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动向;设置研究机构。

  在管理员工方面,日本注重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而美国注重市场配置和物质激励,体现在:配置上 ,美国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日本主要依靠内部培养;管理上,美国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日本具有情感式色彩;使用上,美国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日本采取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激励上,美国以物质刺激为主。日本以精神激励为主。

  7.美国永续创新与日本持续改进创新。美国早期有业务流程再造,现在有24/7创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创新。企业要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由于全球化加剧,创新也扩大到世界各地。企业现在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相互联系,信息共享,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间断进行创新。

  日本创新管理的精髓是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其实现基础为团队合作精神、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可衡量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其实现方式为问题觉察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和成果标准化机制,最终成果将扩散到企业中的每个人、每台机器,使效果最大化。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自身特性以及创新,创立了许多持续改进的创新管理方法如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等。日本许多企业在聘用国外的工程师如佳能,或在国外就有其研发基地如索尼,其利用网络不仅连接了创新的各个主体,也使各种创新源源不断流到企业内部。

  三、 启示

  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创新管理模式分析,我们得出我国企业实施创新管理的启示:

  1企业要创建界面友好、协同运作的创新信息网络,使得创新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和共享,其是创新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2.企业要以技术创新为中心,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途径,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与非技术协同创新,达到企业整体创新最优,提高企业的效益。

  3.企业通过员工培训、岗位轮换、专利申请等形式,鼓励每个员工创新。

  4.掌握专有技术、有权威、有领导能力的领导在创新中起主导作用,领导是实施创新管理的关键。

  5.企业与外部的创新源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便捷和经济地获取外部的最新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6.采用召开内部和公开会议等形式使各种创新不断相互交流,以便各种创新协同。

  7.提倡人人、处处、时时创新的企业文化,树立人人争创新,事事要创新的氛围。

责任编辑:鬼谷子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