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正在流通使用中的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中主要票券在印制方面的主要防假特征如下:
(1)人民币用纸的防假特征。印制人民币用的纸张,是特制的纸张,一般叫做钞票用纸。这种纸张,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①纸的质地高超。制造这种纸张的原料,主要是棉短绒,比一般的造纸原料贵重得多。造纸原料配方,有着严格的固定比例。造出来的纸,质地光洁细腻,坚韧耐折,挺括平整。如果用手拿着钞票在空中抖动,或者两手拿着钞票的两端一松一紧地拉动,或者用手指轻弹纸的表面,都会发出清凌明脆的声音来。而普通印刷纸的原料大都是稻草、麦杆、破布等,纸的质地绵软粗糙,韧性和张力不足,极易拉断。如果在空中抖动,它的声音发闷。
②无荧光反应。这种纸张所选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净清洁,不含杂质,白度很高,不添加荧光增白剂,呈自然的洁白色。如果在紫外线的光照下,没有的荧光反应。而普通的印刷纸,一般都要添加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会发出明亮的蓝白荧光来。
③水印。人民币的钞票用纸,较普遍地采用了水印技术。第三套人民币元券以上的钞票纸内,都有五角星图案的满版水印。其中10元券钞票纸内采用的是天安门图景的固定水印。第四套人民币钞票用纸,1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采用的是人物图像固定水印,其他的元券以上钞票,用的是古钱图案满版水印。
④安全线。人民币的部分钞票用纸,在造纸过程中采取了设置安全线的措施。如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100元券、50元券,在钞票固定的位置上都设置了安全线。这些钞票日常将它平视时,是看不见安全线的。如果将这些钞票迎光透视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钞票纸内有一条立体感明显的暗色安全线,在票面的表层即可用手触摸到,线的部位是隆起的,特别是流通过一个时期的钞票,此特征更为明显。
(2)人民币采用油墨的防假特征。印制人民币的油墨,是特制的油墨,与市场上卖的普通油墨有很大不同。这种油墨的原材料构成比较复杂,其中颜料、填充料、干燥剂等都是特殊制造的。各种原材料的调制和配伍,都有专门技术。针对不同的印刷设备,油墨的调制方法和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第三套人民币是在凹印机上印刷的,就需要使用附着力强的凹印油墨。这样印出来的钞票画面,油墨在纸上的堆积层比较厚,立体感强,用手触摸可有突出的感觉。在钞票的不同部位还可使用不同性能的油墨,就更加强了钞票的防假功能。在人民币上使用的防伪油墨,大体有凹印油墨、荧光油墨、磁性油墨三种。
(3)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上的防假特征。
①人民币票面的设计,采用民族特色图案衬托主景,花符对称,正背面对应,阴阳光线分明,在不同部位上或凹印或凸印、平印错落有致,多种防伪措施和标志布局合理的手法,加之名人手写银行行名,使伪造者难以一一仿效。
②人民币的印刷制版,采取了先进的机器雕刻与手工雕刻相结合的技术。机雕的底纹、团花、网状线,极其精细,仿制的难度极大。手工雕刻的每一个图景、图形,都是由美术专家绘制,雕刻师高手精心雕刻的,它们体现了美术家、雕刻师们各自的独特艺术风格,而这种个人的艺术风格是无法以假乱真的。手工雕刻的凹版,是点线排列的,疏密相间,景物的深浅,每一个图案都有它的特征。如用放大镜观察,很容易与假钞票相区分。
③人民币印刷的多色接线技术。人民币票面各种图案、图形上的线条,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在不同的部位或线段上显示了不同的颜色,而不同颜色线段间的衔接是很自然的,即由一种颜色自然地渐变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没有重叠、缺口、漏白、错位现象,没有生硬的感觉。这种在一条线上色彩的变换,是用先进的接线技术印刷的。一般的假钞,就算是有的线条对接上了,而要想全部对接完好,也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如果使用套印的办法,则色彩变换的过渡,就会很不自然,能较容易发现。
④票面底纹的彩虹印刷技术。票面主图的背景部位由各种细线条组成的图案,叫做底纹。底纹由直线、斜线、波纹线等构成,线条分布均匀,有一定的规律性。底纹的颜色是由多种颜色印刷的,往往是由一种或几种颜色逐渐地自然地过渡到另外一种或几种颜色。由于底纹色彩的面积比较大,多种颜色的变换,可以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效果。人民币的各种票券都使用了这种特殊印刷技术,使不法分子难以造假。
⑤人民币的正背面对印技术。人民币各种图案、花纹的尺寸、位置等都是固定的,在设计、制版、印刷时都计算得非常精确,不管花纹多么复杂、色彩有多大的变化,它们都必处在预定的位置上,而且钞票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次印刷完成的。人民币在设计时,就特定好了在某个部位某个图案或花纹要求在票券的正面和背面完全一致。采用对印技术印出来的钞票就会有完全符合预定设计要求的效果,如果用迎光照看和斜光映看相对照的方法,就可检验出这种图案或花纹在正面和背面的颜色、位置、样式以及色彩的变换等都是一样的。例如第四套人民币 1元、2元、5元券正面左下角的小花束,就和它们背面的小花束完全对应吻合的。假造的钞票,是很难搞出这样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