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非法会计信息的成因
非法会计信息是指有关单位和人员为了局部和个人的利益,故意违反财经法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会计信息失真类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单位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为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贷款,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2.有些企业领导的作风和思想素质不过硬。
3.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利益得不到保障。
4.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5.外部监督不力。
(二)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原因在于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具体表现:会计人员对现行经济法规制度理解不透,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如科目使用错误,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等。随着会计改革,有些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处理业务时,可能会歪曲事实。
(三)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受会计本身特点的制约,以及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
二、如何预防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一)防止非法会计信息的措施
1.首先应当健全和完善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有关法规,使财会法规尽可能的全面、配套、具体、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
2.明确企业法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约束其财务行为。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使经营者自觉的学习财务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经常的、主动的抓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3.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
4.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维护单位财产完整无缺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和有效实施,可减少会计工作的差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5.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对国有企业定期审计制度。
6.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鉴证和监督。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站在第三者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能够以超然独立的姿态对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发表审计意见。
(二)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才有可能。新《会计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都会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培训,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使会计反映科学、先进。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是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要对由于会计反映方法而导致信息模糊和失真的处理做出限定,尽可能减少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判断的范围,使其判断、估计有章可循,具体如下:
1.在一定限度和范围内修正历史成本原则,使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由于物价变动,历史成本会计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而物价变动会计则可以弥补历史性会计信息这一不足,能充分反映物价上涨或下跌对会计数据的影响。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可以反映企业各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以及各会计期间的实际收益,避免历史成本会计产生虚增收益,为投资者、债券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
2.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弹性区间,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但是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同一行业相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应有所限制,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考虑了利益关系人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能够达到与利益协同完全一致,也就不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下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信息提供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可从两个环节入手:一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二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
3.权责发生制本身有它的特点及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应努力做的是如何把规则制定的更具体更广泛。使得在现实经济业务中的各项应计项目都能在法规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受主观意图的影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特别留意会计人员是否运用权责发生制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做法。
4.科学合理的运用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实质在于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采用谨慎的态度,这必然使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所以为避免给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另外,要对其运用制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如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等。对于重要性原则,应在法规中详细界定重要性的量和度,并尽量考虑到各种情况,从而能做出比较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上一篇:发票真伪审计五步法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