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关税成我国农产品最后屏障
我国农产品价格“倒挂”严重一直饱受诟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昨日表示,现在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要高,接近了“天花板”,这里的“天花板”指的是低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农产品,关税配额对国内农业产业是重要的保护制度。业内认为,经过多年的最低价格收购和临时收储制度,我国不少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关税配额已成为保护我国农产品价格最后屏障。
“我们对WTO承诺一些敏感产品的进口是有关税配额的,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这一部分数量实行低关税,超过了关税配额总量,将实行高关税。比如东南亚进口籼米,国内的批发市场上大概是3300-3400元/吨,如果超过承诺的266万吨的进口总量,开始对其实行60%高关税,3400元加60%,差不多是每吨加2000元,进口价格就是5400元一吨,而国内的价格是4000元一吨。”陈锡文解释说。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认为,目前我国很多农产品价格高于国外,关税配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保护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最后屏障。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最低价格收购和临时收储制度,其目的是由国家指定企业进行最低价收购,维护市场价格。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农产品是最基本的消费产品,其价格严重倒挂将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推高物价,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外,将导致民众生活消费成本上升,而这种成本上升将有明显的传导性,进而传导至各行各业,使通胀水平越来越高,严重削弱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对经济长期增长也产生不利影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于国内很多大宗农产品价格与国外差价巨大,谁拿到配额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关税配额容易造成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
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认为,虽然根据WTO规则,我国可以实施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配额,但是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必须要解决。目前我国正在试点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直接把钱补给农民,绕开了小商贩、粮食贸易商、储备库等多个环节,既可以使农民得到收益,也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通过目标价格改革,将逐渐使农产品价格回归市场,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需求,价格也逐步向国际市场看齐。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涉税问题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