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平:棉纺织业税负重已影响棉企生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士平接受记者采访,建议解决棉纺织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问题。
“这个建议我已经提了近20次。”11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士平接受记者采访,他今年的建议是将棉花进项抵扣由13%提高到17%。因为多年来棉纺织企业面临进项税和销项税率不一致的问题,棉纺织企业税负重,利润微薄,直接影响到农民就业和增收。
“我第一次提出这条建议是在1998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认为棉纺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是不合理的。”作为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的掌门人张士平在谈到自己今年的建议时说,棉纺企业现行增值税抵扣中,采购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最终产品的销项税率为17%,这意味着棉纺企业即使没有实现增值,将购进的棉花按照原价卖出,仍要负担4%的税收,企业税赋负担很重。
张士平介绍,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期效应下,棉纺织市场形势较好,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对高征低扣产生的4%的不合理税费还能够承担。但是目前劳动力、原材料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利润十分微薄,再加上这一不合理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着棉纺织行业的生存,全行业对解决高征低扣问题的呼声十分强烈。
“现在包括玉米在内的其他农副产品都解决了这一问题,只有棉花还没有解决。”张士平说,近年来,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比国外贵三至五千元,而且外来的面纱、棉胚布挤占了国内市场,使国内的棉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更加举步维艰,国内市场逐步丢失。
张士平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对棉纺织行业执行统一赋税,将棉花进项抵扣由13%提高到17%,使进项、销项税率一致,同征同扣。该政策落实后,可给棉纺企业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提高行业内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棉纺织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也可为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收入打下基础,使企业可以有能力大幅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