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天价学费!“捡漏”美国硕士
近日,包括耶鲁、杜克、布朗、斯坦福等在内的多所名校,在每年雷打不动4%涨幅下,宣布学费继续上调,其中斯坦福的全日制学杂费已逼近9万美元。
与此同时,斯坦福、宾大、麻省理工等高校宣布: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家庭可免学费。表面上,这似乎是对中产家庭的“雪中送炭”,但对无绿卡、无身份的国际学生而言,获得资助的希望依然渺茫。
原因在于,美国多数高校对国际学生实行Need-aware招生政策,仅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达特茅斯、阿默斯特、鲍登学院、布朗、圣母大学及华盛顿与李大学十校例外,采取Need-blind政策。
换言之,国际生一旦申请助学金,录取难度将大幅上升,且申请金额越高,竞争压力越大。因此,为避免降低录取几率,大多数国内学生通常不会轻易申请助学金。高昂的成本并不止步于学费。
仅2023-2024学年,公立四年制大学州外生的食宿、交通等生活费用已达12770美元。这不仅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让人对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这不禁令越来越多人质疑:大学学位究竟是通往成功的钥匙,还是一场无法兑现的昂贵承诺?
《观察家报》报道称,英国最顶尖的“罗素集团”24所大学中,五分之一的学生正在考虑退学,四分之一的学生长期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
澳大利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的冲击尤为明显,年工资增长率从9月季度的3.2%上升至12月季度的3.3%,但仍远低于7.8%的通胀率。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了领取基本的生活食品,学生们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澳洲八校联盟的昆士兰大学,免费晚餐需求激增两倍,每周近两千名学生领取。
对于职场人来说,经过数年的打拼,他们或许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与经验,但如果将这些辛苦赚来的积蓄倾注于留学深造,是否值得?
与此同时,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之路同样充满挑战与不易。统考的准备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且竞争的激烈程度早已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内卷现象使得能否顺利“上岸”成为了一个难以把握的变数。
那么,是否有一种方案,既能兼顾个人职业发展的持续推进,又能满足深造需求,不至于陷入两难的境地?
美国在线硕士似乎提供了一个既理性又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线下学位课程相比,在线硕士的学费仅为线下项目的30%-70%,某些项目的费用甚至不足五万元,这种高性价比的选择极具吸引力。
与此同时,在线硕士项目极具灵活性,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其学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认可,与传统留学文凭同样的含金量。
高水平的ROI不仅是一所大学对学生的承诺,也是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保障。当然,面对负ROI的统计,许多人选择用一句“教育不为赚钱”来为其辩解。这句话听起来合理,但仔细想却是情绪化的自我安慰罢了。
教育的意义远不止经济回报,但无视其经济效益则是一种危险的浪漫。
正保教育连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多所海外名校合作,让好学者有更适合的学位项目,让奋斗者向目标更进一步。
点击图片 免费评估入学资格
微信扫码解锁更多海外在职硕士相关资讯及专属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