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本文为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的备考必看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4年经济师考试,祝您学习愉快!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涵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如一个国家),社会各个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总和。关于货币需求量,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理解:其一,指社会各部门拥有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它是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我们称之为“购买力总量说”。其二,指一定时期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即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货币量。我们称之为“流通总量说”。前者是一个存量概念,后者是一个流量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从存量角度计量的。然而,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政策所关注的并不是某一时点上的货币需求量(存量),而是某一时期(如计划年度)内货币需求的大致趋势及其变动幅度(流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货币需求量的研究中,需要把存量与流量结合起来考察,作静态与动态的全面分析。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论模型)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必然影响货币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常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他经过实证分析,认为利率每增加(或减少)1%,货币需求量只减少(或增加)0.15%;而收入每增加1%,人们平均经常保存在手边的货币量将增加1.8%.(2)由于上述分歧,导致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上产生分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是利率,货币主义坚持是货币供应量。
(3)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而“单一规则”可行。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