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同时报考中级会计和注会,无疑对考生的时间管理、学习方法和心态调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备考,实现两个考试的双赢呢?
注会和中级的考试内容有一定的重叠,可以选择一些关联性强的科目一起备考。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1.中级《中级会计实务》&注会《会计》
注会的会计科目比中级的会计实务难度更大一些,考查范围更深一些。建议考生在学习过注会的会计科目之后,结合中级的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如果考生的基础不够扎实,可以先学习中级的会计实务,打好基础后再深入学习注会的会计。
2.中级《财务管理》&注会《财务成本管理》
对于两科目中的重复章节,考生可以先学注会的内容,以注会为主,之后再结合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章节,则需要进行单独的学习。中级的内容较为基础,建议考生着重学习注会,按章听课,按顺序学习。
3.中级《经济法》&注会《经济法》&注会《税法》
中级的经济法包含经济法和税法两部分内容。与注会中的经济法和税法这两个科目之间的关联度比较密切。注会的考试范围及难度均大于中级,建议以注会为主,以中级为辅,在主要学习注会的同时,将中级经济法中注会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掌握好。
基础阶段(3-6个月)
目标:全面覆盖两个考试的基础知识点。
安排:每天至少保证3-4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可适当增加。优先学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科目(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作为CPA考试的基础,同时穿插CPA的会计、税法或经济法科目,利用两者的重叠部分提高效率。
策略:结合教材、网校课程和辅导资料,系统学习,做好笔记,每学完一个章节即做相关习题巩固。
强化阶段(2-3个月)
目标:深化理解,突破难点,提升解题能力。
安排:增加学习时间至每天4-5小时,重点攻克CPA的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等难度较大的科目,同时回顾中级会计职称的易错点和难点。
策略:通过大量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演练,分析错题,总结规律。
冲刺阶段(1个月)
目标:查漏补缺,调整状态,迎接考试。
安排:每天保持至少5小时的学习,减少新知识的学习,转而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环境,提升应试技巧。
策略:重点复习错题集,强化记忆高频考点;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零基础或基础薄弱考生:可以先从中级入手,通过对中级学习打好注会基础;毕竟注会的教材相较于中级来说更加细致,拓展面也更宽
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可以先从注会入手,之后学习中级也能够快速上手,先学习注会的考生在备考中级的时候大多可以直接刷题。
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因为这两个考试时间相隔很近,没有过多的时间在复习完一个考试后再开始进行下一个考试的复习,必须穿插进行。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安排好。在制定计划时,应该考虑到两个考试的考试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无论是注册会计师还是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都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要一味追求难度和深度。
【更多推荐】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