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广西2025年中级会计报名简章公布,报名时间6月12日至7月2日,详情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广西考区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桂财会〔2025〕7号
各设区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直各单位,中央驻邕各单位: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会计考办)《关于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24〕3号)规定,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中级会计资格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于2025年9月举行。现就2025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广西考区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三)获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境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人员,报考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可免试《财务管理》科目。申请免试者应在考试报名期间通过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提交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免试申请。经审核确认后,可以免试。2024年度已提交免试申请并经审核确认的人员,无需再次申请。
(四)本通知所述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工作年限为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外籍人员在境外的会计从业经历,可计入从事会计工作年限。
二、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三、考试大纲
会计资格考试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2025年度会计资格考试大纲。
四、考试时间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于2025年9月6日至8日举行,共3个批次。《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每批次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考试日期 | 考试时间及科目 |
9月6日至8日 | 8:30—11:15 中级会计实务 |
13:30—15:30 经济法 | |
17:45—20:00 财务管理 |
五、考试报名
(一)报名方式。广西考区2025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采取“信息采集、网上报名、自动审核、网上缴费”方式,报考人员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网址:https://ausm.mof.gov.cn/index/)进行报名,实行考前审核。
(二)报名组织。广西考区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组织工作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各级会计考试管理机构负责。
1.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其中,中区直驻邕单位的报考人员应选择在自治区本级考区报名,其他驻邕单位的报考人员请在南宁市考区报名。
2.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和外籍人员,按照就近方便原则报名。为境内学校在校学生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在中国境内有工作单位的,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其他人员在其境内居住地报名。
3.所有报名参加考试人员,均在其报名所在地参加考试。
(三)报名时间。2025年6月12日至7月2日,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开通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考试报名统一在7月2日12:00截止,缴费统一在7月2日18:00截止。
(四)报名流程。
1.报考人员需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填写基本信息(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外籍人员应提交有效护照等)、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内容,信息填报完成后提交所在地会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2.信息采集审核通过后再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栏目进行报名。报名系统自动调取信息采集数据进行报名条件审核,符合报名条件的报考人员无需重复上传材料,直接报名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并进行缴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请根据实际情况上传补充材料或进行信息变更,待所在地会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重新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缴费。
3.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上传照片的质量报考人员自行负责,应仔细核对,如因报名信息填报错误和上传照片的质量影响考试、成绩及证书的,会计考试管理机构不承担相关责任。请报考人员认真核对本人信息,对填报信息有误的,可在网上缴费前选择“重新报名”选项修改。
4.缴费完成后,报考人员应重新登录报名网站检查确认自己的报名状态,因网上缴费系统处理可能延时,会出现缴费不成功时自动退回报名费的情况,报考人员应提前完成网上缴费和确认报名已成功的检查,网上缴费时间截止后,未成功缴费的报考人员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5.2025年广西考区首次使用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进行报名,为避免报考人员在报名结束前集中报名因需补充材料等导致报名不成功,请报考人员尽量在2025年6月27日前报名。请有意报考的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完成报名及缴费手续,避免因错过报名时间无法参加考试。请报考审核通过的考生及时登录系统缴费,并查询是否报名成功。
六、收费标准
根据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关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会评〔2017〕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广西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桂财会〔2017〕1号)规定,广西考区核定的考试费收费标准为:中级56元/人·科。
七、考务日程
(一)2025年4月11日前,各设区市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2025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等考试相关事项。
(二)2025年6月12日至7月2日,通过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组织开展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三)2025年8月12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网站(https://czt.gxzf.gov.cn/)公布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准考证网上打印起止时间。
(四)2025年9月6日至8日,组织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五)2025年9月19日前,全国评卷会议部署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评卷工作,印发主观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六)2025年10月7日前,自治区级考试管理机构组织完成本地区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评卷工作,向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报送评卷数据,并附本地区上报数据统计汇总表、数据上报清单及评卷工作的书面报告。在评卷过程中,经系统筛查和专家组判定确属雷同试卷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进行处理。
(七)2025年10月31日,在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公布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届时广西财会培训考试中心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网站(https://czt.gxzf.gov.cn/)公布成绩查询通知、咨询电话和电子邮箱。
(八)考试成绩公布后1个月内,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完成合格人员相关信息复核、确认工作,自治区级考试管理机构向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报送考试合格人员相关信息和书面报告。
八、工作要求
(一)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应按统一规定的时间、程序组织网上报名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考试报名条件审核报考人员考试资格,认真负责地做好报名资格的审核工作。
(二)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加强考试安全保密工作,严防信息资料外泄。
(三)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应于考试开始2日前完成对监考人员、考试工作人员培训等各项考前准备工作,于考试开始前1日内完成对所有考点、考场和考试机检测等工作,并落实好防范和打击考试作弊的各项措施。
(四)各地考试管理机构要本着以考生为本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认真负责,精心细致做好考务管理各环节工作,及时把考试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考生。应于考试开始前着力完善考场视频监控设备和防范高科技作弊设备,切实做好电力和网络中断应急备用保障措施,并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完善防范和打击考试作弊活动的指挥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2025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五)各地考试管理机构应制定本考区应急预案,做好考试期间应急处置工作,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妥善处置并向自治区考试管理机构报告和备案。
(六)2025年10月31日前,各设区市考试管理机构完成本年度考试工作有关资料的封存、登记和归档工作,向自治区考试管理机构报送2025年度考试工作总结。
(七)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和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8〕10号)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各级会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财会〔2018〕10号文件规定,加强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考核和评价。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财 政 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4月9日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