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您知道私募基金财务处理中最需要掌握的重要事项是什么吗?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快来看下吧!学会之后多条路,升职加薪不用愁!
一、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估值常见方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 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常用方法包括市场乘数法、最近融资价格法、行业指标法等。 市场乘数法是利用可比公司市场交易数据估计公允价值的方法, 包括市盈率法、市净率法、企业价值倍数法等。 市场乘数法从市盈率(P/E)、市净率(P/B)及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EV/EBIT、EV/Sales)等价值比率中选取适合的乘数,计算其数值,并根据以上结果对价值比率进行必要的调整。将价值乘数运用到评估对象所对应的近期财务数据,得到企业每股价值或企业价值(EV)运用企业价值倍数法计算得出的企业价值后,还需扣除负债,并考虑是否存在非运营资产/负债,得 到企业股权价值。在企业每股价值或企业股权价值的基础上,考虑持股情况、流动性折扣等因素得出非上市公司股权公允价值。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将未来预期收益转换成现值的估值技术,常用方法包括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股利折现法等。自由现金流折现法是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预期, 选择合理的折现率,把企业未来特定期间内的预期现金流量折合成现 值的估值方法,通常包括企业自由现金流(FCFF)折现模型和权益自由现金流(FCFE)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法是将预期股利进行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估值 方法。股利折现法根据股利增长的不同情景,可细分为戈登永续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及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
(三)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评估对象估值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合理估计表内及表外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确定估值对象价值的估值方法,常用方法主要为重置成本法。
估值法如下图:
二、明基实贷的账务处理
(一)相关法规
基金与信贷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金融服务活动。明基实贷是指私募基金仅在募集端体现了基金的属性,但实际上在投资端已经脱离了基金的本质而演变为借贷活动,狭义上的明基实贷业务类似于明股实债。任何基金产品都不能对投资者保底保收益,不能搞明股实债或明基实贷。
保监资金〔2017〕282号文规定:股权投资计划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当与被投资未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挂钩,不得采取以下方式承诺保障本金和投资收益:
(1)设置明确的预期回报,且每年定期向投资人支付固定投资回报;
(2)约定到期、强制性由被投资企业或关联第三方赎回投资本金;
(3)中国保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案例分析
案例:富实资管公司和恒峰电子公司于2019年12月在郑州保税区共同出资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制),初始投资1亿元。2020年1月1日,富实资管新增出资2亿,同时与恒峰电子公司签订回购协议,对新增资本约定:恒峰电子公司在2020年12月31日回购富实资管公司,保证富实资管金收回新增投资本金2亿元并实现收益1050万。
富实资管公司财务处理上把收益视作股权转让收入,被投资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为非有价证券,不属于缴纳增值税范围,故免税。
案例分析:
该案例明显符合以下两条件:
(1)设置明确的预期回报,且每年定期向投资人支付固定投资回报;
(2)约定到期、强制性由被投资企业或关联第三方赎回投资本金;
符合明股实债的判断。
(三)明基实贷的税务处理
明股实债的本质是借款,投资人要求对投出的本金能收回,并收取固定利息。
按36号文: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的,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按此规定,若投资人要求收取固定利润或保底利润,或者以强制分红、预分配、股权维持费等形式要求固定收益并不承担经营风险的,都构成了36号文所述的具有贷款性质的利息收入,应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财税[2016]140号文第1条: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不论该股权是通过回购、对赌或其他方式实现,也构成增值税的应税行为。
富实资管名义上通过增资成为项目公司股东,但是项目公司股东在到期时有溢价回购股权义务,导致资管产品实质上是向项目公司提供贷款。资管产品管理人应就项目公司股东向资管产品支付的股权回购价款中的溢价部分1050万元缴纳增值税。
应补缴增值税=1050万*6%/1.06=59.43(万)
还想学习更多财税知识吗?
快来正保会计网校-开放课堂看
郭煜宏老师讲解的
本课程按照私募财税处理的关键点,从组织构架、不同模式讲解公司型、合伙型、契约型、嵌套型私募基金的纳税主体判断,从基金层面、管理人层面、投资人层面在不同模式类型下所得税和增值税财税处理,并辅以详实案例进行深度讲解,包括涉税风险处理,合理避税筹划,日常工作重难点问题都做了较详尽的讲解,对企业实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学习吧!点击图片即可报名>>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