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接收最新考试资讯
及备考信息
201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
第十五章 营运资本投资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现金、应收账款及存货的管理。本章题型除客观题之外,也可能出计算分析题,主要考点为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分析和存货决策,平均分值在6分左右。
近三年本章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计算分析题 | 综合题 | 合计 |
2009 | 1.5 | 8 | 9.5 | |||
2008 | 1 | 2 | 8 | 11 | ||
2007 | 2 | 2 | 1 | 5 |
知识点一——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1.单选题:下列关于营运资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广义的营运资本通常是指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
B.狭义的营运资本也称总营运资本
C.净营运资本也可以理解为长期筹资净值
D.金融资产不属于经营性营运资本范畴
【正确答案】B
2.多选题: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决定因素包括( )。
A.行业和技术特征
B.企业内部的经济状况
C.管理流动资产周转的效率
D.企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
【正确答案】ACD
3.多选题:以下关于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企业成本水平的上升必然导致更多流动资产投资的需求
B.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越长,需要的流动资产投资越多
C.销售额越大,需要的流动资产越大
D.企业所处的行业、采用技术和经营模式,决定了它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正确答案】AC
4.多选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下,流动资产周转率偏低
B.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盈利的情况下,提高净营运资本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C.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要求保持较高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D.不影响正常盈利情况下,节约流动资产投资可以增加公司价值
【正确答案】AB
知识点二——现金管理
5.单选题:企业预防性现金数额的大小( )。
A.与企业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正相关
B.与企业规模负相关
C.与企业业务量正相关
D.与企业借款能力负相关
【正确答案】D
6.单选题:(2007)运用随机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均会涉及到现金的( )。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交易成本
【正确答案】A
7.多选题:在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中,若现金总需求量不变,每次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提高一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50%,则( )。
A.机会成本降低50%
B.交易成本提高100%
C.总成本不变
D.最佳现金持有量提高一倍
【正确答案】CD
知识点三——应收账款管理
9.单选题:(2008)在依据“5C”系统原理确定信用标准时,应掌握客户“能力”方面的信息,下列各项指标中最能反映客户“能力”的是( )。
A.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B.杠杆贡献率
C.现金流量比率
D.长期资本负债率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公司在对是否改变信用期间进行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
B.产品变动成本率
C.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
D.公司的所得税率
【正确答案】D
11.单选题:对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
B.延长信用期限,有利于销售收入增加
C.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增加
D.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
【正确答案】B
12.计算题:某公司当前年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其中90%为赊销。该公司现行信用条件为n/45,当前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5次,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分别占赊销总额的2%和1%。该企业的销售成本率为80%,当前的存货周转率(按销售成本计算)为4次。
该公司现拟将信用条件变更为2/10, n/60,同时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预计改变信用条件后,销售收入可增长20%,预计坏帐损失占赊销额的比重降为1%,收帐费用占赊销额的比重提高到1.5%,赊销比例、销售成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变,除销售成本外的其他成本费用不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
预计在享受信用的客户中,仍将有60%客户会放弃现金折扣,而且这部分客户中只有大约75%会遵守信用条件的约定,其余25%的客户仍按现行的平均付款时间付款。
公司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判断该公司改变信用政策是否可行。
【正确答案】
⑴.改变信用条件后增加的收益(增加的边际贡献)
=5000×20%×(1-80%)=200(万元)
⑵.原信用条件下: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000×90%÷4.5=1000(万元)
应收账款收帐期=360÷4.5=80(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000×80%=800(万元)
存货平均余额=5000×80%÷4=1000(万元)
应计利息=(800+1000)×20%=360(万元)
⑶.新信用条件下:
平均收帐期=10×40%+60×60%×75%+80×60%×25%=43(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5000×(1+20%)×90%÷360×43×80%=516(万元)
存货平均余额=5000×(1+20%)×80%÷4=1200(万元)
应计利息=(516+1200)×20%=343.2(万元)
⑷.改变信用条件后,信用成本的增量变化:
应计利息增加额=343.2-360=-16.8(万元)
坏帐损失增加额=6000×90%×1%-5000×90%×2%=-36(万元)
收帐费用增加额=6000×90%×1.5%-5000×90%×1%=36(万元)
现金折扣成本=6000×90%×40%×2%=43.2万元
⑸.改变信用条件的税前损益增加额=200-(-16.8-36+36+43.2)=173.6万元
因此,企业应改变信用条件。
知识点四——存货管理
13.多选题:在存货总需求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单位存货变动储存成本、单价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订货的变动成本与每次订货量成反比
B.储存的变动成本与每次订货量成正比
C.取得成本不变
D.经济订货量不变
【正确答案】CD
15.计算题:(2009旧制度)C公司生产中使用的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
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4.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
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定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到货延迟天数 | 0 | 1 | 2 | 3 |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正确答案】
自制方案:
制造成本=10×3600=36000(元)
平均每日需求量=3600/360=10(件)
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的最小值=825(元)
自制方案总成本=36000+825=36825(元)
外购方案:
采购成本=3600×9.8=35280(元)
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的最小值=1440(元)
外购方案总成本=35280+1440=36720(元)
由于自制方案总成本36825元高于外购方案总成本36720元,因此应该选择外购方案。
(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正确答案】
外购方案的经济订货量=360(件)
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交货期内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
正常情况下的再订货点=10×10=100(件)
延迟交货情况下的需求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到货延迟天数(天) | 0 | 1 | 2 | 3 |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交货期(天) | 10 | 11 | 12 | 13 |
需求量(件) | 100 | 110 | 120 | 130 |
①若保险储备量=0,则:
再订货点=100件,此时缺货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需求量(件) | 100 | 110 | 120 | 130 |
缺货量(件) | 0 | 10 | 20 | 30 |
平均缺货量=0.25×10+0.1×20+0.05×30=6件
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6×5×10+0=300元
②若保险储备量=10,则:
再订货点=100+10=110件,此时缺货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需求量(件) | 100 | 110 | 120 | 130 |
缺货量(件) | 0 | 0 | 10 | 20 |
平均缺货量=0.1×10+0.05×20=2件
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2×5×10+10×4=140元
③若保险储备量=20,则:
再订货点=100+20=120件,此时缺货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需求量(件) | 100 | 110 | 120 | 130 |
缺货量(件) | 0 | 0 | 0 | 10 |
平均缺货量=0.05×10=0.5件
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0.5×5×10+20×4=105元
③若保险储备量=30,则:
再订货点=100+30=130件,此时缺货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需求量(件) | 100 | 110 | 120 | 130 |
缺货量(件) | 0 | 0 | 0 | 00 |
平均缺货量=0
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0+30×4=120元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
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相关总成本=36720+105=36825元,与自制方案相关总成本36825元相等。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