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规律

来源: 编辑: 2002/06/21 10:22:36  字体: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它是会计实践上升为理论的高度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使会计工作有所遵循,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之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1. 会计准则的产生 

  早期的会计,只限于记帐方法和事项处理程序的研究。这是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发达到较高程度时,会计理论的研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会计原则和准则属于理论研究范畴,它的产生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1)工商金融业的发展;(2)法律的制定;(3)所得税的实行;(4)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5)公共会计师职业的发展等所促成。会计准则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会计准则研究的初级阶段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证券法》,1934年又颁布《证券交易法》。规定凡证券上市的公司,都须提供标准一致的会计报告,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订统一会计准则。在此之前,于1932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与证券交易所合作特别委员会曾受托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以便通过证券交易所制定证券上市的规定予以推行。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专门委员会提出题为《财务报表检查》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门gprinciples)” (简称GAAP) 这个名词。同年,该协会又成立了一个“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年该委员会被授权发布有关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的通告。1959年“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从解决个别的会计问题转到建立基本原理和重要原则的研究。从l 959年到1973年十四年[司,会计原则委员会共出版了31号《意见》和4号《说明》。这些文件,有的是对以前《会计研究公报》的解释和修改,有的是关于财务报表列示的内容新规定。然而,会计原则委员会由于无力协调会计职业界中对实际问题处理方法的差异,也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政府机构的责难,很难开展工作,因而最终被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代替。会计准则研究的高级阶段 1973年经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批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宣告成立。这个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私立机构,他们既不隶属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也不受美国政府管辖,以便行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各个有关部门负责的职责。这个组织成立以来,到1989年已经发表了l 02个《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其中如外币换算业务会计、租赁会计、债务会计、所得税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都是为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经研究后公布的。此外,该委员会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会计基本原则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从1978年开始到1985年底共发表了1—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国会计原则的研究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2. 会计准则研究的国际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早就研究本国的会计原则,例如40年代起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1CAEw)就发布了一系列的《会计研究公报》。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至今已发布了二十多项《标准会计实务公告》( SSAP),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1967年起发布有《会计审计研究手册》,澳大利亚的特许会计师协会发表《标准会计实务说明》等。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的日渐频繁,跨国公司和国际会计公司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深感会计准则有统一协调之必要,197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国际会计师代表大会(60国6000多人参加)上,通过成立“国际职业会计师协调委员会”(LCCAP),并于1973年成立了“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1975年发表第1号公告——关于会计方针政策的表述,至1989年已发表了29号公告。这些公告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合并财务报表、折旧会计、外汇会计、所得税会计、借款会计、投资会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负债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为了协调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改善提高国与国之间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8年3月发表了《编报财务报表的理论体系》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七个部分:(1)范围;(2)目的;(3)质量;(4)要素;(5)确认;(6)计量;(7)资本保全。其内容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十分类似。表明《概念公告》已经产生了国际影响。 

  3.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中国会计学会为研究会计原则问题,在1987年年会后成立了一个“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并于1988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本组的宗旨是“组织会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并以一定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提供国家会计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参考”。1989年1月这个组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会计原则说明和研究报告的程序》等文件,并召开了“会计原则专题理论讨论会”,经过讨论,本组更名“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1988年10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成立会计准则课题组。·1989年3月提出了《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需要研究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广泛征集各地意见。在此基础上,1990年4月13日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又发出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征求意见稿经过修改以后,其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l 0章78条,其各章分别为:总则,基本准则,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会计报告,附则。以上《提纲》前言中明确规定,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们的关系是:会计法指导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会计制度。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应用准则两个层次。在提纲中有企业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记帐本位币四项,都属于基本假设性质,写在总则部分。第二章基本准则有合法性、统一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一致性、配比、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和收益支出与投资支出区分共12条原则。第三章至第八章是对于各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定义和说明。第九章规定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附则中说明会计准则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于财政部。有关特殊会计核算问题处理方法的应用准则将陆续在今后制订、发布。会计准则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时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制定了许多会计法规,会计人员也习惯于执行统一会计制度,这是今后实行会计准则的有利条件。但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法规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管理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极需要改进和完善,只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相信我国会计改革必将能更好地为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服务。 

  4. 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规律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论中外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任何国家都没有会计原则,更谈不到公认会计原则一词。但每个国家都有会计工作,各行各业也都有关于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的规定和习惯,只是各国各地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报告的内容形式和编制原则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互有差异。会计准则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要求尽可能缩小以至消灭这种差异而产生的。最初的会计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即先有会计通用的方法然后有会计原则。外国多是先依据会计惯例,后形成会计原则,这些原则先适用于某些行业,逐步推行到全国,最后影响到全世界。我国在解放后由政府各部门统一了全国的会计制度,现在开始制订会计准则,也是对会计工作实践的总,上升为会计理论。今后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充实、修订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使其日臻完善。在制订会计准则的问题上,学术界与实务界往往存在着分歧而最后倾向一致。这也可算是一条历史规律。以美国为例,由哈佛大学的桑德斯、伯克莱大学的哈特菲尔德和耶鲁法律大学穆尔三人合著的《论会计原则》一书,参考了大量文献,力求改进当时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达到理想的标准,虽然比较系统全面,但不受会计职业界的欢迎。派登(Paton)和李待尔顿(11ttleton)在1940年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An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Accountln8Standards)一书采用演绎推理,试图建立一套会计原则的理论,也同样未能对当时会计实务界产生明显的影响。美国会计师乔治。0·梅则认为原则就是惯例,会计原则比起法律规定来,更是经验而不是逻辑的产物。他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名为《财务会计是经验的升华》(FinancialAccountin9——A Distillation of EXperience)。由于学术界与职业界意见不一致,故此在准则制订过程中进展迟缓,直到1973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之后,情况才有所扭转。

  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多主张实行稳健主义会计原则以保全国营企业的实力。然而基于企业承包后的现实情况。又难于贯彻审慎原则。这是我国当前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因此,会计准则的制订,首先要在本国内集思广益,力求使各方面的合理意见能够协调一致;然后再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使各国之间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利国际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