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及其原则

来源: 钱雁华 编辑: 2004/09/10 17:00:22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加强内部审计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维护产权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是促使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1.动态监督职能。在企业更多地受国家计划干预的条件下,审计监督往往被界定为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内,重点进行企业财务收支和财经纪律方面的审查,审计工作本身任务被动,监督滞后,相对处于一种不活跃的静态监督状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逐步改革税收体制、价格体制、金融体制,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转移。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千方百计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自身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自我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就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从而使内部审计表现得更加活跃,具有动态性的主动参与意识。其主要表现为:在审计的重点上,将突出对经营管理状态的动态监督;在审计的内容上,以效益审计、责任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为主;在审计的方法上,审计与调研相结合,由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并加强综合审计;在审计的手段上,逐步向现代审计手段过渡。

  2.管理控制职能。长期以来,我国审计学界强调的足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忽视深化管理职能,或把它作为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管理职能的延伸,这种认识在!小时条件下无疑是有根据的。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就脱离丁发展的形势。因为,管理控制职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固有功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同以往片面认识的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延伸的区别在于,这种管理控制职能不是外部授权产:生的,而是企业加强管理的自我要求,具有主动参与性。应当指㈩,竹;理控制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那种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就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去实施管理行为的认识是错误的。可以肯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它的管理控制职能也将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决策服务职能。长时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企业的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理解为,一方面为完成企业领导人交办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为国家审计机关及上级管理部门服务。事实上这种认识带有很重的计划经济色彩。首先,所谓完成国家审计机关任务的服务职能,说白了无非是国家审计在企业的延伸,体现为行政操作,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职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由直接行政管理转向间接的经济责任关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毫无疑问,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职能,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与可能。其次,所谓完成领导人交办任务的职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这种认识容易把内部审计引入到等同于企业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误区,从而否定了企业内部的特性。现代企业制度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它更高的地位,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因此而有了质的飞跃,即由泛泛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逐步转移到为领导决策服务上来。如在内部承包经营中,通过内部审计,给企业法人代表提供有效数据,为承包考核兑现和制订出新的一年承包经营目标打好基础。又如在企业内部重组改制撤并中,通过审计摸清家底,防止资产流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再如通过对厂长(经理)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考核他们经营期间的业绩,考核他们的经营效果,资产是否增值保值,企业的资财有无损失浪费,有无违规违纪现象存在,给企业决策层任用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1.坚持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受权或接受委托,应经常开展财务审计,包括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审查会计组织是否健全和会计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具体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重点检查评价各种资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检查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真实完整性、合法合规性;检查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检查各种收入是否按规定全部入账,各种支出是否合理合规等。通过财务审计,反映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损益核算的真实情况。为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的,应注重对国家资本金的审计,检查产权关系是否明确,所有者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否贯彻了资本金保全的原则;同时应注重对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的审计,检查其来源是否真实合理,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并要注重对产权界定的审计,检查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是否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还要注重对资产评估的审计,检查评估的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还要注重对国有资产收益的审计,检查收益是否真实,分配是否合规等。

  2.重点抓好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不仅涉及到财务收支方面,而且要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计。首先要检查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是否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当前经济效益与长期远经济效益相统一;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其次要审查企业的产供销计划、人财物管理、经营决策和内控制度等,是否健全、科学、合理、有效;再次要以降低成本为中心,审查企业投入产出的整个经济活动是否具有效率性、效果性及经济性;第四在对各个项目审计之后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潜在漏洞,以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始终围绕经济效益作文章,并不断拓宽效益审计的领域,坚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效益审计。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具体的措施,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费用、挖掘内部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3.积极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开展内控制度评审,主要包括:审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与国家的有关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相背离,有无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经济行为;审查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与职能部门各自职责相协调,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经营目标、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措施是否有效;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制订是否设置必要的信息反馈环节,以实现有效控制;审查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评价其使用效益和运用效果。

  4.大力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各种决策依据,其一是为经营决策提供政策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其二是对重大经营业务、项目投资等进行风险评估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经济损失;其三是反映经济活动中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其四是对企业各种决策实施后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使企业领导者迅速了解改革措施是否得力,决策行为是否完善,企业资源是否充分利用,以便企业领导者能够及时调整决策,促使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注意事项

  1.内部审计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向本单位负责,是企业管理机能的一部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对会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消耗,挖掘企业的潜力,从而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2.内部审计应做到规范化。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就应该有一套公认的职业规范,即把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不再是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附属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而是企业内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仅接受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因此,适合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有关工作规范并不一定就适合于内部审计,而现代企业制度为内部审计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应有自己新的职业规范。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