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促进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增强审计的透明度,扩大审计的影响 力,对审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正确面对审计结果公告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就审计结果公告的原则、内容、程序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结果公告应当坚持的原则
审计结果公告是对审计质量、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综合管理能力的全面检验,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必须规范操作,谨慎行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要采取写实的方法,有问题没有问题都要公告,向社会公布的审计结果必须保证事实准确、客观、全面,所作的审计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
(二)客观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应当以审计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审计事项的真相,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审计结果信息。阐述审计依据、审计过程、审计结果要客观,不受外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主观臆断。
(三)准确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要用语准确,简明清晰,措词恰当,阐述直接,通俗易懂,尽量少使用专业术语,不使用修饰性语言,不发表议论,切忌内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四)针对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对于本地经济运行工作中金额大、范围大、危害大、影响大的审计事项以及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应予及时公告。
(五)规范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要从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操作程序、公告形式、公告内容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运作体系,包括行文格式、文字用语等也要建立相对固定的模式。
(六)谨慎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既要伸张正义,树立正气,又要胸怀大局,维护稳定,必须稳步推进。要慎重考虑正面效应和负面效果,谨慎选择公告的形式、内容和范围,对审计证据不足、依据和标准不明、超出审计职责和范围以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不要求公开的审计事项,不宜公告,谨防因公告不适而带来的审计风险。
(七)保密性原则。审计结果公告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审计结果及其相关资料不得对外公告。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内容和程序
审计结果公告是依照《审计法》,按照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书,公告的项目、内容、方式、范围、程序以及采用的文书格式要合法合规,必须严格履行公告审批手续,正确行使审计结果公布权,切忌随意性。
(一)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
审计公告的范围包括社会公众或特定的对象,公告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对社会公众的公告。主要是指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审计项目和群众举报的重大违纪事项查处结果进行公告。对被审计单位公告。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告,不能只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公告。对有关主管部门公告。主要是通报审计情况以及对整改工作的建议。除经济责任审计外,所有审计计划项目的审计结果均应向全社会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只向被审计人经济责任范围内公开;委托审计项目只向委托人指定的范围公开。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
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主要是审计发现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其处理情况、严重损失浪费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等审计事项,同时对模范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社会公众关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告的以及其他需要公告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公告。审计结果公告内容重点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专项资金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结果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审计的背景、依据。一般包括审计的目的,审计的依据,审计的范围,审计的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等。
2、审计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以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等。
3、审计发现的问题。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应在审计结果公告中逐一公布,反映问题要全面,实施要清楚,表述要准确;对重大问题不予公布或者不如实公布的,或审计结果公告严重失实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审计处理结果。对于审计结果公告中反映的问题,审计机关应从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一并公告:一是审计机关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包括审计汇报、审计通报、审计移交、审计处罚、审计意见和建议、审计督促整改等;二是本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领导批示、下发文件、责任人处理等;三是被审计单位所采取的整改措施。
(三)审计结果公告的程序
审计公告可分为主动公告和依申请公告。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是主动性公告,依申请公告使用较少。为规避公告风险,有必要对公告程序作出规定。
1、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需要公告结果的审计项目应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中确定,并对公告计划实行阶段性控制。编制审计结果公告计划前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审计机关自身的力量以及其他特殊因素等。遇审计计划调整等因素,审计结果公告计划应作出及时调整。
2、实行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质量责任制度。被列入审计结果公告计划的审计项目,应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一是建立日常监督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质量责任监督检查制度,变事后处罚为事前、事中的防范,以便能及早发现质量问题,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审计结果公告项目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审计署发布的一系列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办法,都是规范审计项目基础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认真落实各个环节的基础工作,明确各级审计人员在相应环节上的质量责任,保证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有效施行。三是建立审计公告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委员会人选组成要多元化,除了各部门的领导外,还要有外部的审计专家参与,切实起到制约作用,真正体现公正、权威。四是建立以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质量为考核指标的导向制度,使审计人员逐步强化审计质量的意识。
3、建立审计结果公告的审核审批程序。审计结果公告应当符合下列审批程序: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必须经过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向本级人民政府呈报的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应当在呈送的报告中向本级人民政府说明,本级人民政府在一定期限内无不同意见的,才能公告;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由审计机关审批决定。审计机关内部各单位、派出审计局、地方办事处不得发布审计结果公告。
三、审计结果公告应当注意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审计结果公告事关政府形象和审计机关自身的形象,要求严,风险大,社会期望值高,没有成熟的经验,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结果公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1、积极探索,科学选择审计结果公告项目。在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的最初阶段,在公告项目的选择上,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好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论证关。对计划公告结果的项目,一定要组织专班论证和审查,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反复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二是尽力选择现有审计人员熟悉的行业和掌握相关资料相对充分的行业作为公告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人才和技术优势,把其作为选择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一个有利条件。三是尽量选择他人已经公告过结果的行业相关或相近的项目,这样可以得到他们的指导,在业务上也能得到一定帮助。四是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所选择项目审计结果公告后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纠正问题促进管理。
2、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加快审计结果公告的进程,是保证审计公开透明、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责任感、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以公告为原则,以不公告为例外”的目标,积极试行审计结果公告,注意办好试点,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方针,科学安排,合理选择,注重实效,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积极稳妥地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
3、突出实效,密切关注审计结果公告的社会影响。审计结果公告拓宽了政府听百姓言、解百家忧的通道,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作用,对于建立透明政府、法制政府、为民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行审计公告制度,作为审计系统的一种新情况、新做法,必然会引起种种思想,甚至遭受一些阻力。审计结果公告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收集社会公众对公告的反映,了解民意,反馈民情,集中民智,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倾向及各种消极畏难情绪,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并使这一制度日臻完善。
4、加强协调,积极改善审计结果公告的社会环境。全面实现审计公告制度,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审计署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但审计公告的环境有待改善。一是提高审计机关本身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切实提高审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审计结果公告在促进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影响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消除为难情绪,坚定全面实施审计结果公告,推进审计变革的信心。二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现状,努力创造全面推行审计公告的条件。从目前审计情况看,我国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还相当普遍,有的问题甚至还非常严重。对这些结果的公布,审计部门要把握谨慎原则,避免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得力措施消除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稳定发展的大局。三是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要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增强法制意识避免审计执法程序不规范、审计取证不充分、审计处理不当等质量问题的发生,防止引起法律纠纷,影响审计机关形象。四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沟通,使作为行政相对人的被公告单位能够从正面意义去理解审计公告。
5、强化管理,建立审计质量档案管理制度。一要明确意义,提高认识。审计结果公告项目档案是审计结果公告资料的最终集合,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资料进行归集、整理、装订成册,统一管理,不仅体现审计机关基础工作的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审计结果公告工作质量的高低。二要精心组织,全面收集。只要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到的有关内容,在公告项目档案中都要有相关的审计取证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避免了审计结果公告的主观随意性,预防审计公告风险。
(二)审计结果公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解放思想,树立审计结果公告的观念。国家审计结果公告是现代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大审计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审计结果公布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建立一个公开、透明、高效、廉正政府的进程,有利于建立与完善监督机制,能够震慑犯罪分子和违纪违法行为,是促进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的切实之举,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完善制度,为审计结果公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一,通过立法确立公共财政审计结果必须公开的原则,并且应当明确是向公众公开。第二,建立公开审计结果的补救机制。通过建立有关机制,对审计结果公告中未能揭示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降低审计风险。第三,国家建立审计公报制度,刊登审计规定与审计结果,并提供方便公众查询的措施。
3、强化措施,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一是建立组织控制体系。要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委员会,制定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长远和近期质量目标,制定审计质量标准,通过一定程序对实施公告项目的部门的审计质量管理项目提出要求,并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重要的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要经审计结果公告委员会讨论后,再由审计组织负责人签发。二是建立制度控制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标准,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责任,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考评制度等。三是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反馈控制体系。要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的反馈制度,采用审计回访、审计项目抽查、审计结果公告考评等方法,定期收集、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关键控制点,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以便采取措施,加强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质量。四是建立分阶段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建立公告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告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公告终结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等。五是建立审计人员素质控制体系。主要是控制参与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审计人员素质标准,包括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文化标准等。
4、结合实际,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形式的多样化。审计项目结束后,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媒介,将审计结果通过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使审计结果公告更加贴近群众,扩大影响力,便于接受社会监督。
上一篇:"审处分离"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下一篇:探索材料管理审计的新思路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