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气象部门各级内审机构多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气象局多次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这是对气象部门内审工作的充分肯定。各级内审机构和全体审计干部要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乘势前进,不断提高依法审计能力,为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同时提出“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十六大的这一要求,把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各级内审机构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加强内部审计是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需要
今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强化审计监督,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这一要求进一步确立了审计工作在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的重要地位。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及其它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的行为,是为促进单位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经济监督部门,从其自身的业务性质、职能优势和工作特点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起到审计先行作用。随着气象部门对中央《实施纲要》的进一步落实,内审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内部审计工作在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和支持内审工作。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保障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明确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气象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内部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全体审计干部中去,落实到各项审计工作之中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及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了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各级内审机构要紧密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始终以全局的中心工作和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顺利落实战略研究成果的转化保驾护航。当前,中国气象事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发展气象事业的资金投入,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形成了以项目建设推动战略研究成果的落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各级内部审计机构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和其它各项资金的审计,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是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现实需要,是促进经济决策科学化、经营管理规范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经济领域中,各种违法违纪的问题屡禁不止,经济犯罪、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单位轻视内部管理和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不断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气象部门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和资金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各级气象部门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在科技服务和基层台站的财务管理中问题尤其突出,如:有少数单位科技服务收入不入账、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这就要求各级内审机构必须把部门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继续作为当前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对科技服务和基层台站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要继续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的问题,推进各单位更好地依法行政,合理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资金。
二、继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气象部门自1999年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来,有效地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和政策执行权的监督制约,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勤政务实、廉洁从政,为加快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致使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面过大导致审计深度不够深、审计计划性不强、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个别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气象部门要继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保证质量,防范风险”的指导方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机构必须从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二、严谨细致,提高质量。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机构应加强协作,合理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要不断深化气象部门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拓展任中审计,提高审计时效和审计力度;要重点评价被审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力争做到审深审透,达到审计一个人,教育一片人效果。同时,要按照中央五部委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气象部门司局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三、注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审计成果的利用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有关机构应当充分利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要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对干部业绩考评和职务任免的参考依据,同时列入领导干部本人的干部考核(廉政)档案进行管理。
三、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气象部门建设项目投资逐年递增。这些资金管理使用的情况既是国家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重点,也是监督部门监督的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是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抓住这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对建设项目领域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查处问题。必须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建设项目管理,努力实现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防止“项目上马、干部落马”的现象发生,促进廉政建设。
目前,气象部门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建设项目招标不规范;有的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内部控制薄弱等。要根据存在的问题,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对查出的问题要查深查透,严肃处理。各级内审机构首先要审计建设项目法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可行;审计建设项目法人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执行;有条件的单位要把建设项目事后审计向建设期间的跟踪审计转变,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事前、事中审计的预警防范机制。
四、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在于气象部门的各级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内”,主要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内审作用发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负责人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重视,工作就好开展,作用就好发挥;领导不重视,工作就会有局限性,就会有困难。
(一)内部审计工作要列入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内审机构依法审计、独立行使其审计监督权,排除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阻力和干扰,确保审计工作正常进行。要把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定期研究内部审计工作。要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单位内部监督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分管内审工作的领导要及时批复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落实。要积极帮助内审机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内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重视和支持内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气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是根据客观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好的办法。一是审计内容创新。要继续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原则,关注资金运行的各环节、各要素、各层次,要保证合理的审计周期和恰当的审计覆盖面。决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资金游离于审计监督的视野之外。二是审计手段创新。各级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计财部门的账薄数据库,实现与财务联网审计。三是审计结果处理创新。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既要严肃查处,实施责任追究,又要慎重稳妥;还要分析问题的性质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督促被审计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管理。
(三)重视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组织、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内审机构是单位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各级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要及时补充内审干部队伍。在思想方面要进一步要求内审人员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作风方面要求内审人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职业形象,努力提高整体审计工作水平,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业绩,确保气象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业务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培训,逐步由审计基础知识培训向审计技能培训转变,增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内部审计管理人才和内部审计专业人才一起抓,着力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为优秀内部审计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氛围。
下一篇:石油企业管理审计的六个转变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