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美商业银行审计制度比较

来源: 韩俊梅 编辑: 2004/01/14 13:14:06  字体:
  特殊的经营对象——货币资金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高负债”、“高风险”的基本特征。建立并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是保证商业银行追求自身经济利洋益过程中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存款人利益,保证市场体系有序运行与发展的必要措施。我国商业银行的审计制度正处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阶段,吸收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独立性是指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部门应独立于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部门,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独立性是金融审计的重要特点,没有独立性,其权威性难以体现,虽然各国均重视金融审计的独立性,但其程度有较大差异。美国对审计部门的作用定位很高。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aditions)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公司内部审计规范的权威制定者,它制定的规范里明确规定各银行要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障股东的利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任何一家银行的董事会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委员会就是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委员都是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股东,这是银行审计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各分行的审计部门向总行审计部门报告工作,总行审计部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和报告工作,从审计部门的年度经营预算、年度工作安排和季度审计工作的评价等,都由审计委员会做最后决定。

  美国的审计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家银行审计部门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银行审计部门完成其重要责任。承认、尊重和发挥银行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是西方银行家的一种基本常识和起码品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要求审计部门定期报告工作、不定期检查和了解内审工作结果。

  审计理念是审计主体对审计活动所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的综合,是指导审计活动的思想基础,积极的、适当的审计理念对审计活动起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审计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审计价值和地位。

  随着内部审计理论和银行经营管理需求的变化,美国商业银行的审计理念逐渐转变为:内部审计人员是银行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巡逻的警察,更不是敌人。在顾问咨询的审计理念影响下,审计人员注重有关经营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立和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体系,经营风险的识别、衡量与评估方法体系、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控制技术等一整套经营审计技术。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满足于真实性、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发挥的作用有限,审计方式单一、内容陈旧,审计方法往往是围绕报表、账簿、凭证及规章制度开展查账、算账、找问题、提建议的思路,难以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价值难以提升,也未能形成一套风险预警系统及风险识别控制体系。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遵循外部部门——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标准,如审计工作底稿标准、审计程序作业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等。各项业务审计程序非常规范,每一项业务怎样审计、主要风险在哪些环节,控制点是什么“审计哪些问题等都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各项审计都是照章操作。规范化和电子化、自动化程度高是美国商业银行审计手段的特征。

  美国审计部门一般都建立了单独的网络,审计部门的计算机全部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非现场审计真正成为有效的审计方式。一般都配置了行政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业绩考核系统等对审计资源进行管理,还按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需要开发专门的审计技术方法软件包为实施现场审计提供辅助工作。为及时获得业务经营管理信息数据,在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都必须提供审计部门审计时获取数据和信息的接口软件,保证审计人员获得必要的审计数据。

  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手段相对滞后于业务发展,计算机在审计领域的运用基本上是空白,导致出现诸如完全依赖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及审计时间长、成本高、审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美国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美国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标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审慎性,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必须具备或保持能够完成其审计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训练,在会计、经济、财务、计算机、工程、税务和法律等履行审计职责所需要的专业中受过专门训练或具有合格的资格证书,并接受必要的后续教育来确保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

  对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特许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证或硕士学位,有90%的人员至少获得过一个大学学位,其他均为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具有高风险领域的专门技术人员。每年计划交流12%—18%的人员到银行其他部门工作,至少保持25%的内审人员作为骨干较为固定地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建立专业培训制度,每年确保一定的离岗或脱产培训时间”。据调查,我国的内审人员90%以上为大专学历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从事过各种业务,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组成。学历提高了,但其结构不合理,取得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或硕士学位的人员极少,对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业务系统不熟悉,无法透过计算机进行审计,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一)建立审计大区,实行总行统一管理审计人员和费用的审计管理体制,真正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其组织结构和配套措施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我们设想改革的基本构思就是要建立审计大区制度,将全国审计工作分为几个审计大区,审计大区的审计局管理到各地的审计中心,审计中心再管理到全国审计人员。各大区审计局和各地审计中心与当地分支行之间没有任何领导与汇报的关系,完全独立于驻在行、管辖行,各项工作完全对上级审计部门报告,向总行负责,真正实现独立履行人事管理、费用使用、审计项目的确定、违规处罚决策建议等职能。为配合这种设想,目前可以考虑采取的配套措施主要有:

  1.强化总行审计委员会对各大区审计局和各地集合中心审计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考核制度,强化由总行审计委员会对各大区审计局、审计中心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机制上引导下属的审计部门对总行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关系,提高审计信息的真实程度。

  2.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各地审计中心的职能,使审计中心有类似银行监会审计部门的权威,用制度的形式规定审计中心,对本地的审计监督权限和具体实施途径,促进审计部门对本地监督由虚到实的转变,消除盲区。

  3.落实各地审计中心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其独立性为出发点,理顺与各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提高各地审计中心与驻在行的独立关系,让其完全自主地行使审计职能,才能消除各地审计中心及人员顾虑,做到审计成果的客观公正,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

  4.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明确审计向谁报告。实现审计信息和业务经营管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并建立报告后的反馈制度,让管理层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结果,使审计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二)运用新的审计理念,实施灵活多样的审计活动,切实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内部审计对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监督本身,最终目标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必须逐渐形成经营审计和风险性审计的理念,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要逐步从对照内控制度的条条框框判断对错、寻找错弊,转向围绕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对银行经营管理过程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威肋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向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延伸,对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和评价,积极主动研究应对策略,提供解决方案,为银行决策提供较高的咨询意见。

  内部审计理念的更新,涉及到内部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信息使用者三个方面,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和适当的管理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及审计信息使用者逐渐接受、理解、掌握经营审计和风险性审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

  2.引进和设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技术方法。目前主要是对现有的审计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审计成果的价值。并将审计领域向银行经营管理过程渗透,开展诸如经营绩效、激励机制、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网络安全等新的审计,提出管理新思路和对策,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咨询信息。同时进行审计调研,加强创新研究,开展审计诊断,探索为基层行服务的新模式。在审计活动中,强制要求审计人员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的技术方法,以促进审计人员学习和形成新的审计理念。

  3.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与整改工作,减少违规违纪现象,逐渐使审计人员从“警察”的角色转变为“顾问”、“智囊”和“参谋”。

  (三)提高审计手段的科学化,完善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

  作为“智囊”的内部审计,提供的审计成果信息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故需要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管理方法与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才能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具体来说:

  1.完善审计职业准入制度,对审计人员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任,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章程、准则,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行审计项目经理制,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管理控制的量化考核制度,使审计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

  3.应加大投入,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和设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以及研究开发计算机集合程序,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为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提供技术性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林祥。《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稽核制度》。人民出版社。1999.

  2.刘国强。廉涛。《完善商业银行稽核中心体制》2003.3.31 理论动向

  3.林兆荣。罗和。《风险基础审计思想与央行全面审计》2003.3.10 理论动向

  4.张斌。《人行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中的几个要点》2002.7.1 理论动向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