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议行政事业审计创新

来源: 编辑: 2006/10/09 15:31:03  字体: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笔者认为,应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当前应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行政事业审计目标的创新。当前,我们所开展的行政事业审计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进行审计,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随着形势的发展,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必须在审计各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上作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也就是说,新时期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应将财政资金的效益审计列为审计工作重要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应该说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而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因此,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财政、财务的真实性审计,另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

  二、行政事业审计内容的创新。审计是高层次的监督,需要用宏观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切实把握各个时期审计工作重点,但同时审计又是以微观审计为基础的,从微观审计中揭示宏观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审计应结合改革、发展的形势,既从宏观管理需要出发,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又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变化,抓好微观审计工作,深化审计内容,切实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当前在行政事业审计内容上应抓好涉及国家、地方及公众重要利益的、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大项目、重要资金及重点单位的审计。从具体审计业务上讲,应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开拓创新:一是要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措施来加强和改进专项基金审计工作。二是要以行政事业收费为重点,切实开展审计工作。三是紧紧抓住项目的延伸审计。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财务上的违规舞弊形式已发生了变化,或是绕开财政管理,设置“小金库”;或是在下属单位支出不该支出的费用;或是利用资金管理权力转移收支;甚至有些人员利用管理漏洞,用假凭证贪污挪用公款等等。因此,为了发挥审计规范行政行为,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行政事业审计在实施中,应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延伸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查清被审计单位的各项资金的取得、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行政事业审计方式的创新。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行政事业审计方式上也要进一步创新。一是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收取、管理及拨付、使用着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和专项基金,有些资金、基金的安全和效益,对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行政事业审计应进一步加大审计调查比重的分量。二是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相结合。目前,随着交通和通信设施的改善,特别是不少地方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中实行了财政直接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使送达审计具备了一定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因此,应在行政事业审计中积极推行送达审计。三是人工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就行政事业审计来说,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相同的会计制度有利于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制度的改革和计算机核算的推广,必然要求审计工作必须跟上迅速发展的形势,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

  四、行政事业审计管理的创新。面对新的使命和繁重的任务,行政事业审计管理工作要有新措施和新办法。一是围绕党和政府的总体部署,确定审计工作重点,优化审计计划管理。二是加强各项审计的统筹协调,做到各项审计一盘棋,提高行政事业审计组织化程度。行政事业单位既是行政事业审计的审计对象,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因此行政事业审计应与经济责任审计统筹安排。统筹安排的关键是应与经济责任审计委托部门相协调,做好初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安排,同时,应积极推行经济责任期中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与行政事业审计资料的相互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是预算执行单位,应做到行政事业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安排相协调,资料相互应用,能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对有投资事项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应尽可能安排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结合起来。三是实行审计结果公开,把审计工作推向新水平。行政事业审计作为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审计对象的审计,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法制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行政事业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