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我国金融风险成因的审计思考

来源: 游占芬 编辑: 2006/10/18 10:13:35  字体:

  摘 要:金融犯罪在所有经济案件中的查处难度较大。随着目前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风险又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金融犯罪手段也更加诡秘,这均对当前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金融风险;形成成因;金融审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风险往往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尤其是加入WTO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同时金融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及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多。因此,要想有效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对对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本文从审计角度就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1 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因经济原因或金融本身制度缺陷、运行紊乱等原因面临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的破坏性威胁。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分类,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资产过渡风险、国家风险、银行内部管理和操作风险等等。其中最重要是信用风险,即贷款者不能还款的风险。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

  1 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违规经营问题突出。据2002年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6%.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收益率差。2003年国家审计署审计对建设银行及其20个分行2001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查出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还有违规放贷、违规签发及贴现承兑汇票、高息揽存和违规拆借还有在个人信贷业务中,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违规经营问题比较突出。

  1 2 城乡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资产流动性差,存款大幅下滑,有的甚至出现挤兑现象。

  1 3 信托证券机构市场定位不清,证券信托业混合经营,存在大量呆账贷款和坏账损失,违规融资、违规操作行为普遍存在。

  1 4 保险机构同业之间恶性竞争、违规融资或现金支票方式向投保单位支付保险代办手续费,并竟相提高返还率,致使保险资金增值能力下降。这种违规抢占市场,不讲成本核算,忽视可能发生的标的风险、不顾后果滥给优惠的做法,都给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

  1 5 金融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金融监管机构对部分金融、机构对有章不循、违规经营现象制裁不力、处罚不严。此外人民法院在审理金融纠纷案件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活动极少采取制裁措施,客观上纵容了金融机构违法行为,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2 从审计角度看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2 1 内部控制机制薄弱,风险自控制机制不强,制度和措施实际形同虚设。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犯罪呈现出新发案件多、涉案人员层次高、涉案金额大在、手段更为隐蔽的特点,究其原因,在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经营轻管理,自我的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使银行的内部控制让位于业务发展需要,有些甚至于与国家或央行频布的法规相矛盾;内控制度设置不科学,牵制乏力,没有达到相互监控相互制约的目的,不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当前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是没有,而是很多时候没有落到实处,“虽然贷款程序执行了,手续也办了,但只是个形式”,相关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根本没有跟上,内控机制形同虚设,特别是对一些分支行的“一把手”管理监督不力;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工作走过场,使审计结论难下、报告难出、纠改措施难以落实,内部稽核的作用难以发挥。二是经营者专业素质欠缺,所有者缺位,制度和措施实际形同虚设。长期以来,人们对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低下的关注,更多看到的是由于历史包袱所形成,而很少想到不良贷款的产生与银行经营者素质直接有关,其实我国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层中,专业素质也非常欠缺。欠佳的专业素质与糟糕的公司治理捆绑在一起,难怪个别银行机构发生道德风险时,内部控制机制漏洞百出。我国银行内部“蛀虫”、“家贼”如此之多,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从风险源头上看,与我国银行所有者缺位有关。银行行长较多采用行政任命,职务上更像一个行政官员。看似在银行内部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一笔贷款的发放和资金的转移都经过层层控制,但由于所有者缺位的弊病存在,制度和措施形同虚设。

  2 2 财务管理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当前我国金融活动的一个重大风险隐患是财经纪律不严,法制观念淡薄,财务管理工作普遍薄弱,财务会计资料严重失真。如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或追求小团体利益,篡改会计科目,虚报盈亏,掩盖了资产风险,有的还设外账、账外经营等。这些违规行为的发生,掩盖了我国金融系统资产风险。

  2 3 企业负债率过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和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扩大了金融风险。目前许多企业都背负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并千方百计逃避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一些经营者也同样缺乏风险意识,重业务开拓,轻风险防范,盲目扩张业务,不惜血本揽储,置银行风险于不顾,更有甚者,热衷于违规账外经营,导致金融秩序严重混乱。由于账外资金大部分又投向风险行业,形成呆账,无法收回,形成大量的不良债权,潜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地方政府人为干预银行业务,人为地增加了银行的坏账、悬帐、死账。2003年全国统一组织对工商银行总行及其21个分行的审计中发现的三大问题之一就是: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还贷能力向银行申请巨额市政设施建设贷款。

  2 4 对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监管不力,某些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薄弱、运营混乱、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机构已被整顿关闭,有些也已经连年亏损、资不抵债。这部分金融机构隐藏的风险不小。

  2 5 金融审计定位不清,审计人员缺乏。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金融机构监管职能部门,因现行审计和金融监管法规修订不及时,金融监管机制度仍处于调整之际,审计署与“一行三会”事实上存在职责不清、监督重复等问题,再加上金融审计特有的复杂性和程度,对于一年要审计近15万个机构的8万审计人员而言,恐怕也是力不从心。

  2 6 国家审计职责定位不准,难以达到防范和预防整体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属于最高效力的监督形式,而国家金融审计应当是最高效率的监督形式。但在实践中,国家金融审计往往被混淆或等同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财税部门的财务稽查,甚至一些常规经济检查。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金融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准,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群龙治水、重复监管”。国家金融审计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不清,存在交叉重复和政府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国家金融审计与其他金融监督部门由于缺乏相互间权责的明确界定和职能的严格定位,使得这些部门常常利用各自享有的行政监督权各行其事、进行无休止、短期应景运动式的检查,施以炫耀式的监管措施。这必然造成“群龙治水”的局面。二是国家金融审计有“越俎代疱”之嫌,导致“监管误区”和“监管盲区”同时并存。一方面国家金融审计与其他金融专业监督机构一样,直接将一些大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作为审计重点,但都缺乏关于经营效益和管理等深层次的分析、评价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国家金融审计却很少审计中小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信用社、证券公司、各种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更不用说对金融监管机构情况进行再监督。回顾多年来的国家金融审计,基本上是根据政府的要求查处问题,缺乏从金融整体运行上揭露问题。再从审计的覆盖面和审计的深度来看,也难以达到防范和预防整体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目标。重复监管必然造成“监管过度”和“监管真空”并存,不仅没有触及金融企业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反而影响金融企业内部正常的经营管理,造成对金融监管理念的扭曲、监管效率的低下和监管资源的损失浪费。

  2 7 审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暴露出来,2005年取消审计证监会可能就是一个例子。

  [参考文献]

  [1] 于成水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和金融审计发展方略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1)。

  [2] 徐卫中 论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对策 经济经纬,2002,(5)。

  [3] 李剑阁 防范金融风险 振兴东北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3,(12)。

  [4] 刘英 审计署进驻一行两会 金融审计全面铺开 中国经营报,2005,(3)。

  [5] 新华社张旭东,李柯勇 金融审计发出的警示。

  [6] 严防新的金融风险点 新华网2005年7月7日电。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