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试析盈余管理审计的有关问题

来源: 李雪 詹原瑞 编辑: 2006/08/22 11:14:08  字体: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广泛研究的课题。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予以关注,说明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也需要对盈余管理加以关注。本文拟从审计的角度对盈余管理作以下探讨。

  一、盈余管理审计的特征

  1.盈余管理审计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组成部分

  盈余管理审计的目的仍然是判断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合法、公允、一贯,只是更关注被审计单位对盈余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对会计报表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盈余管理审计仍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一部分。

  2.盈余管理审计不同于利润操纵审计和舞弊审计

  (1)审计目的不同:盈余管理审计的目的是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存在的盈余管理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而利润操纵审计和舞弊审计的目的是以专门的程序与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所进行的不合法的利润操纵或舞弊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

  (2)审计内容不同:盈余管理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会计报表项目;其他两种则会涉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管理行为。

  (3)审计方法不同:盈余管理审计基本采用同会计报表审计相类似的方法;而舞弊审计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红旗”标志法、制造错误法等,一般还会用到一些侦察技巧。

  (4)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舞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有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相关经验;盈余管理审计则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会计审计知识,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即可。

  二、盈余管理审计常用的程序与方法

  (一)计划阶段

  1.通过了解极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关注企业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动机

  (1)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整体状况以及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情况。如果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整体上属于“夕阳产业”,国家就有可能制定政策限制该行业的发展,那么被审计单位就会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管理当局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如果被审计单位处于长期亏损阶段或最近两年连续亏损,被审计单位就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善这种状况。

  (3)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以及管理人员变动的可能性。如果管理人员品行存在问题,能力不是很强,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大;如果管理人员可能在近期变动,则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4)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的目的。关注此次审计是例行的会计报表审计、股票上市审计,还是专项审计,如为了取得银行贷款而进行的审计,则企业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2.了解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情况

  通过询问、审查会计报表等方法,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运用情况。一方面,看会计政策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准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关注会计政策的运用是否同上期一致,如有变更,则看其原因是否充分,是否必须变更,是否有盈余管理的嫌疑,以及这种变更是否已充分披露。

  3.关注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带来的审计风险

  如果通过上述了解,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很大,则应将固有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同时,正确评估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与自身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以确定下一步审计工作。

  4.进行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

  通过实地观察、询问相关人员、进行“穿行测试”等手段,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重点关注财务人员在多大程度上听从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的要求,以及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如何,是否具有进行高水平盈余管理的能力。对相关事项予以关注,以初步评价控制风险,选择适当的审计策略。

  5.进行分析性复核

  在计划阶段,使用分析性复核的主要目的是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和确认意外的变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漏报风险的领域。如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了盈余管理,则可能导致前后期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另外,如当期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其所显示的会计信息没有明显差别,则有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进行了盈余管理。

  6.制定详细有效的审计计划

  通过以上的程序,找出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项目,并予以特别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如制定详细的会计政策

  调查表;制定有效的审计策略;对重点事项指派有经验的、高水平的审计人员等。

  (二)实施阶段

  1.关注重点会计报表项目

  (1)应收账款。如果企业在期末确认大量的销售收入以此来粉饰经营成果,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因此,如果企业本期应收账款增加幅度很大,则注册会计师应给予特别关注。首先,应了解是不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其次,应了解是不是销售收入增加所导致的,对此应重点关注销售收入增加的原因。另外,还应通过函证等方式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存货。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能使企业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所以对存货项目应给予重点关注。首先,应关注存货的初始计价。如购入存货时是否将相关费用做了正确的处理,产品的成本构成是否正确、真实,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恰当等。其次,应关注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计价方法在本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都应关注。

  (3)八项减值准备。由于会计制度对计提八项减值准备的规定不够详细以及规定的计提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企业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有一定的操纵空间。对此,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业经验判断其是否有异常,并要求企业对计提方法。依据等给予充分的披露。

  (4)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常规审计中需重点关注的项目,在盈余管理审计中也应该重点关注。主要应审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正常性,即看销售收入是否具有合法的凭证,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以及销售收入数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动,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等。

  (5)销售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会影响到销售成本的正确核算,因此,对销售成本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主要看其结转数额是否正确,是否能与销售收入配比,分析比较前后期是否有异常变动等。

  (6)各项费用。企业可能通过对费用提前预提或不正常分摊来操纵当期盈余。这是企业滥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表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于能够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应注意运用截止测试的审计程序,根据配比原则来确定某项费用应当归属的期间。对于单独的费用项目,看其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内在涵义,重点考察异常变动的原因。通过追查相关凭证、证据确定异常变动的真实原因,看这种原因是不是真的必须导致这种变更。如果是必须的,看其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如果不是必须的,则应认为这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应特别关注,看这种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2.关注重点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大额、异常事项。企业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进行大额、异常的交易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会计记录中大额、异常的交易,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交易。看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如是否为了体现当期的盈利能力而签订销售合同确认销售收入,看下期是否有大额的收入冲回或者被审计单位是否在销售合同中作出了一些不正常的让步。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且盈余管理的痕迹明显,则注册会计师应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中加以说明。

  (2)关联交易。企业可能会利用非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关联交易来达到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为此,注册会计师应给予重点关注。看是否存在大额的关联交易,其交易是否显失公平,是否为了转移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应编制合并报表的母公司,那么注册会计师还应关注其合并范围,是不是将亏损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以及是否已对相关事项进行了正确的抵销处理等。

  (3)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频繁发生及其会计处理规定上的漏洞使得其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债务重组的目的。方式及其对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于重大的债务重组事项应提请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披露。

  (4)或有事项。企业往往以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等为理由对自身不利的或有事项不予披露,以此消除或有事项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与企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联系获取相关信息,或是查阅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计记录发现这种信息的痕迹。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刻意隐瞒,则需通过企业相关的债务人、债权人以及税务机关获得相关信息。

  (5)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属偶然事件,如果其金额较大也会对企业产生很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查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会议记录来发现被审计单位报告期内是否存在非货币性交易。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换入资产是否正确计价,收到补价时是否正确地确认了收益以及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是否充分、恰当等。

  3.关注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一般是盈余数量增加而盈余质量不变。报表使用者应关注企业的盈余质量,而企业的盈余质量可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体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现经流量与利润的差异。如果企业的利润很大而现金流量很少,则说明企业的盈余质量不高,注册会计师应提醒报表使用者对此加以注意。

  (2)报告阶段

  1.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

  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应重视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在盈余管理审计中,更应该重视,并将责任细分到个人以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复核。

  2.充分关注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的,因此,大部分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企业的盈余管理很可能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则至少应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在说明段中将盈余管理加以客观的描述,以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足够重视。如果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注册会计师认为这种盈余管理从实质上并不符合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或者与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的精神相背离,而且盈余管理的结果会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则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甚至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