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与分权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但真宗旨都是围绕权益展开的。权益管理成为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的重点。
权益管理是什么?传统的解释是对收益权的控制,其实以管理行为看,权益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用足“权”,二是如何保证“益”。显然,“权”的概念是由一系列派生权利构成的,它包括收益权、资产处置权、股权转让权等等。但就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而言,它应该表现为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及决策的一系列权利,比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会计规范权、投资决策权、费用开支权、筹资借款权等等。它依照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离原则,并由母公司进驻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的决策行为得以体现。可以认为,母公司权利的充分利用以及不越权限并保证子公司独立自主经营权的落实,是保证“益”是否真实、是否客观、是否能最终分配到母公司的前提。因此,“益”是“权”落实后的结果。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管理必须落实在权益管理上,就财务控制而言,当母公司所控的子公司数量较多时,应该在母公司财务部下面设置权益管理科室,或者单独设立权益管理部(或投资管理部)与财务部并行,以突出其管理的重要性。这一部门的职权定位也必然围绕“权益”二字做文章,具体包括:①围绕权利的准确运用设计出用于约束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限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②围绕利益的真实可信而设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审计制度并负责落实审计。③围绕权益的分配设计相应的利比分配决策程序及相应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可见,上述职能定位不是意味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无力可为,而是大有可为,它应当成为母公司,特别是专门进行资本运营而不从事生产经营持股公司(holdingcompany)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