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一)数据式审计
数据式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底层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并且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
这种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数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账目,也不是一般审计人员望而生畏的信息系统。
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数据式审计模式扩大了审计对象,它包括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电子数据。核心审计方法也由传统的抽样和测试方法,改变为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并建立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审计技术方面,则包括如数据采集、清理和转换,中间表及审计分析模型技术等。这种模式下的审计程序要求审前调查充分而细致,而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的界限则变得不是很明显。在审前调查阶段,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摸底,并且通过对电子数据的采集、清理、转换、分析等步骤,确定审计重点和线索,进点以后可以直接带着线索延伸调查,审计思路明确,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数据式审计主要在于分析既定结果的数据的合理性,但难以解释数据在信息系统中变化的过程。数据在系统中如何形成、是否被正确处理,则必须依靠信息系统审计中的软件测试来验证。
(二)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指的是对用于业务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信息系统及其内部控制措施以及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进行的审计。审计的重点是功能模块的实现与处理规则、算法的合法性效益性、控制的执行与效率,强调检查与评价各种类型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如果能证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是合法、合理且有效的,将大大减少系统外审计的工作。
信息系统审计是以传统审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信息系统审计继承了传统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立场上,要求信息系统审计师站在独立的立场上,通过选择特定的审计对象,采用询问、检查、分析、模拟、测试等方法获得客观的审计证据,来判断其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在程序上,信息系统审计一般也要经过审计计划、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审计报告等主要阶段来进行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
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首先,信息系统的审计对象不同于传统审计的财务领域,而是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设施,软硬件管理,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和通信等;其次,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更多的审计法与审计程序,这都是传统审计所不具备的,比如对某软件进行审计时,要采用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测试,对网络安全审计时要采用穿透性测试;第三,信息系统审计不光是事后审计,主要关注系统的运行现状,在某种情况下,直接参与项目的开发或变更过程,以保证足够的控制得以顺利实施。
信息系统审计与数据式审计都涉及到对系统数据的审计,但两者对数据的利用角度是不一样的。数据式审计侧重于数据之间的关联,主要审计数据的结果,而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关注数据的真实完整性,通过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来审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上一篇:审计职业判断的运用
下一篇:审计工作中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