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天量票据融资制造存贷虚假繁荣

来源: 赵小广 编辑: 2010/01/08 14:02:07  字体:

  2009年,银行业天量票据融资问题浮出水面。上半年,全国银行业新增票据融资1.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3%,最疯狂的1-2月份,票据融资占比高达41%。而2009年上半年,票据融资占比仅0.2% 。

  票据融资暴增,人们自然要探究其原因。一些专家学者分析,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没有走出谷底的背景下,贷款投向实体经济风险较大,银行更愿意把资金投向风险低的票据融资。我认为,这种观点和目前银行票据融资实际情况丝毫不沾边。

  天量票据融资的真正原因是银行追求存款业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票据融资的概念。假定企业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既可以发放贷款,也可以对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也是一种融资工具,企业可以用来支付原材料、商品等货款。如果企业急需现金,还可以拿票据向银行兑现。银行对企业持有的票据兑现就叫票据融资,也叫贴现。

  从以上票据融资路线图可以看出,票据融资以银行承兑汇票为基础,银行承兑汇票多,票据融资也多,水涨船高。目前中国银行业银行承兑汇票总量过大。2008年末,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3万亿,占银行贷款余额的10%,而香港商业银行还不到2%。显然,银行承兑汇票总量过大是天量票据融资的直接原因。而银行之所以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则是为了稳定存款。现举例说明:假定某企业向银行申请半年期限1000万元贷款,那么,银行本来可以对其直接发放1000万元贷款。但这样给银行带来的1000万元派生存款是不稳定的,因为这些派生存款要随着企业使用资金陆续减少。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则不然,它会带给银行1000万元的定期保证金存款。银行签发票据的具体“程序”是:先让企业存入1000万元定期半年的“保证金”,然后再给企业签发一张面额2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给企业的融资仍然是1000万元(2000-1000),但带来的派生存款却由活期变为定期。这就是目前银行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原因。银行承兑汇票规模过大,就为天量票据融资奠定了基础。

  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可以稳定存款,如果进一步办理票据融资,又可以使存款放大一倍。仍举前例,如果银行再对1000万元票据融资,则银行在稳定1000万存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0万派生存款。目前,相当多的银行利用这种“先开票后贴现”的模式增加存款。据对4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典型调查,2009年上半年这4家银行票据融资比年初增长125%,保证金存款比年初增长166%。从以上可以看出,银行热衷于票据融资绝非把资金投向风险低的票据,而是利用票据业务来扩大存款。2009年以来银行业天量票据融资原因就在于此。

  需要指出的是,个别银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和票据融资增加存款,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企业贷款之后,贷款资金不让企业用,全部让企业交纳保证金,然后签发所谓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最后将汇票在本行贴现。一笔贷款人为变成两笔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人为制造了两笔存款:保证金存款和票据融资派生存款。

  银行开展票据业务无可非议。但以收取保证金为名增加存款、签发和贴现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自签自贴,尤其是用贷款资金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是严重违反国家金融法规的。央行早在1997年就发文严禁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向企业收取高额保证金,严禁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银监会的一位官员曾经指出,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和票据融资增加存款,在国外银行是不可思议的。

  票据融资虚假繁荣对经济和金融运行危害极大。

  首先,造成了金融统计数据失真,势必影响到货币当局正确研判经济金融形势和制定货币政策。银行承兑汇票和票据融资泛滥,给人以银行存贷两旺的假象,但实际增长要大打折扣。今年上半年贷款增长7.37万亿,剔除票据融资,实际增长只有6万亿左右。

  其次,加重了企业负担。有的企业为了交高额保证金,不得不高息拆借资金。尤其是在“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模式下,企业既要支付贷款利息,还要支付贴现利息,融资成本大大提高。

  扭转票据融资混乱局面,最重要的是从源头抓起,对银行承兑汇票实行总量控制。只有实行总量控制,票据融资虚假繁荣和利用票据增加存款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冠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