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日益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风险,中国企业,生存对策
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大蔓延,由此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在2008年9、10月间愈演愈烈,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扩散。国际金融危机日趋复杂和严峻,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日前,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位于东莞的两家工厂宣布倒闭。有专家分析指出,“从影响和知名度来看,这可以说是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使企业倒闭的第一案”。金融风暴不仅令资本市场深刻感受到寒意,它的蝴蝶翅膀已经触及实体经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要想“安然越冬”,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防范。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
(一)恶劣的融资环境使企业的筹资管理更困难
受次贷危机影响,信贷紧缩,投资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股市暴跌不断。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遭遇严峻考验,2008年的A股市场面临股市推出以来的最严峻考验。而国内的经济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已成定局,管理层出台的一系列利好也依然难阻上证综指大幅下挫,2008年10月跌幅达24.63%,创出1994年8月后的14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另一大冲击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的严重缩水。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 056亿美元,其中不小的份额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在当前非常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本身也处于一个景气周期下行的阶段。恶劣的融资环境使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举步维艰,筹资管理更加困难。
(二)对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要求更高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国家行政学院为北大国际MBA学员作了题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演讲,他提醒:金融危机将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经济衰退对高负债经济是一场灾难,如果企业的负债比率过高,债务融资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将大大超过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节税和财务杠杆效应,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大为提高。雷曼作为华尔街最大房屋贷款持有者,杠杆比率竟高达40 倍。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应尽可能增强权益资本,储备融资能力,尽量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来弥补资本支出的缺口。
这轮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出口型企业生存状况变得微妙,尤其是长期提供“来样”、“来料”、“来件”加工服务,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代工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免疫力,风雨袭来,便首当其冲。中国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提供增值服务,向产业链上方转移,推动市场整体升级,才能在任何市场状况下稳立不败之地。
(三)企业的风险更大,生产成本更高
华尔街危机显示出了金融创新高风险的一面:首先,创新产品本身的复杂性掩盖了产品自身暗藏的巨大风险,导致风险不断积累;其次,金融创新产品有转嫁风险的功能,在转移自身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累。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影响所有企业、所有投资的风险,所以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而监管当局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衍生证券所蕴藏的巨大风险,也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导致危机扩大。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在90%以上,安排了80%的就业人口,产值占全国的55%,提供了45%的利税。2008年以来,在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更高,利润大幅减少。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面广,但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四)需求下降是企业生产增长的大敌
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冲击是外需下降。不仅美国,欧盟、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外需普遍下降。金融危机使我国一些外向型行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出口企业还没有从融资困境中走出来,就被拉入金融危机的沼泽地中。我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个至2个百分点。外需下降,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生存的对策
(一)完善融资制度,解决贷款难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谋求生存、发展,首先须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并不在于刻意在2007年的基础上放松银根,而是从制度建设、组织创新、总量倾斜、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方面推动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经营,加大信贷投放,为中小企业在非常时期发挥吸纳就业和刺激内需作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央行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多元化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备受关注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浙江海宁“破茧”。2008年9月28日,浙江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生存在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夹缝中的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在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联谊电机有限公司等6家中小企业正式启动。江苏省财政近日下拨26 366万元补助112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展担保业务。日前,央行有关人士表示,央行在继续完善应收账款融资的相关制度环境。应收账款融资不仅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有利,而且使更多欠缺不动产类担保物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资金管理,维持保守的资本结构
在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要坚持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加大理财力度,统筹安排资金,加强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要提高风险意识。由于竞争激烈,目前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的形式,危机不言而喻。企业要高度警惕现金的流向、流量和周转率,降低坏账率,树立“现金为王”的理念,保持资金较高的流动性,积极回收应收账款,尽量减少赊销或降低赊销期限,有效回笼资金。
保守的资本结构权益资金比重大于债务资金。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不断发展中,尚未见底,维持保守的资金结构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控制风险以及追求财务的灵活性。众多理论尤其是华尔街风暴已经告诉我们,高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远胜于资本成本降低带来的好处。采取财务保守战略可以使企业在危机中立稳脚跟,并抓住机会稳步前进,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增加内需,稳健投资
我国出口形势严峻,经济增速面临放缓的压力。在外需持续减弱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保增长”的优先路径。中国政府近日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人民币。同时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投资拉动依然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此次出台的投资拉动举措有向民生方面倾斜的特点。企业进行投资时,一定要遵循谨慎性原则,用动态分析方法认真评估投资收益与风险。既不盲目乐观冒险投资,也要抓住机会谋求发展。全国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广阔,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中国企业应着力面向国内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销售,谨慎投资,以消费和投资的更高增长来对冲净出口的下降。
(四)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
2007年10月份以来,央行多次降息以增加资本流动性,降低用资成本。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共涉及3 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将为企业减负1 200多亿元。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单项税制改革。这些重拳举措,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出口竞争力,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而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这些举措的意义还在于还富于民,对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这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我国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传统的出口订单减少,中国企业可以另辟蹊径,积极拓展大洋洲、拉美及非洲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程度,寻求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安全隐患。不仅沉重打击了美国人的经济信心,也在全球范围内卷起了“黑雪”——寒冷而看不清未来。人们开始对西方消费文化、社会理念以及金融监管体系反思。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此次金融海啸波及我国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很多企业倒闭。我们要认清形势,在正视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
温家宝总理2008年9月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说: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信心是动力之源,多一份信心就多一份战胜困难的力量。只要坚定信心,中国企业定会冲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参考文献】
[1] 袁琳,朱圣菊.从五粮液的财务保守行为看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J].财务与会计,2008(3).
[2] 郭田勇.华尔街风暴昭示未来金融新业态[N].中国财经报,2008 - 10-14.
[3] 邓聿文.金融危机能否终结新自由主义[N].中国财经报, 2008 -10-16.
[4] 艾华,凌虎.危机来了,您的企业如何避险[N].中国会计报,2008-11-7.
上一篇:员工薪酬与企业发展的那点事儿
下一篇:企业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