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安徽省社会办医和个体行医管理办法[失效]

皖政[1986]83号

颁布时间:1986-10-03 00:00:00.000 发文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社会办医和个体行医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具备本办法规定办医条件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经申请批准,可以开办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医学咨询、康复疗养等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办医)。凡具备本办法规定行医条件的个人,经申请批准,允许行医。

  第三条 社会办医和个体行医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有益补充。其正当的业务活动和合法经济收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和侵犯。

  第四条 县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社会办医和个体行医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二章 开业条件

    第五条 社会办医,必须具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场所、房屋、设备等条件,并须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型,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及床位。

  (一)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应有不少于10名的医士以上医务人员,其中主治医师不少于1名,医师不少于3名,并有相应的药剂、放射、化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固定床位不少于10张。

  (二)产院,应有不少于3名的助产士以上的医务人员;固定产科床位不少于10张。

  (三)独立门诊部,应有不少于5名的医士以上医务人员(4名以下的为医务室)。

  (四)接生站,至少应有助产士2名。

  (五)医学咨询站,至少应有具备咨询范围内专业知识的医师(含相应职务)1名。

  第六条 个体行医,必须有固定的住址和执业所需的房屋、设备、常用药品及器械。行医人员须分别具有下列技术资格:

  (一)中医、西医、助产、护理和医技人员,须取得医士以上卫生技术职称;

  (二) 中医学徒,须取得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出师证;

  (三)乡村医生,须经地、市卫生部门统一考试和考核,取得乡村医生证书;

  (四)针炙、按摩、正骨和草药医,须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鉴定,取得有关证书。

  个体行医人员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联合诊所。

  第七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个体行医:

  (一)不服从统一分配的高、中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满三年的;

  (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在职人员;

  (三)精神病患者和在传染期的传染病患者;

  (四)医疗作风恶劣或道德败坏,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不宜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

  (五)其它不具备行医条件的人员。

  第八条 社会办医和个体行医可以雇请必要的服务人员,但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技术工作。

  第三章 登记发证

    第九条 社会办医,由办医机构或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予以登记,发给办医注册证。

  第十条 个体行医,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城市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经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予以登记,发给行医许可证。个体行医不进行工商登记。

  第十一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必须按照核准的执业地点、服务范围和业务项目执业。需要变动或调整的,应及时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停业的,应办理注销登记手续;需迁往其他市、县的,应缴销原发证件,至迁往地重新申领。

  第四章 管理

    第十二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应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政策和法规,接受并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分配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疗抢救和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第十三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卫生医疗原则、技术操作规程、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各种登记管理制度。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应如实登记,并按规定上报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隐瞒。

  第十四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和各项药品管理的规定,合理、安全用药。以销售药品为主业的,应按规定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办理工商登记。

  第十五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发布业务广告,应事先报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应当积极支持,提供方便,并加强医政检查监督。医政人员执行任务时,应出示省卫生厅制发的《安徽省医政管理检查证》。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七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遵纪守法,坚持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卫生部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业、吊销办医注册或行医许可证的处罚:

  (一)无证执业或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执业的;

  (二)违反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药品管理规定的;

  (三)滥收费用或降低服务质量的;

  (四)发布虚假广告欺骗群众的;

  (五)隐瞒医疗差错、事故的;

  (六) 医德败坏、医疗作风恶劣的。

  罚款办法,由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

  第十九条 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体行医人员在执业期间发生医疗事故,参照国家有关处理医疗事故的规定办理。对以行医为名骗财害人和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各卫生厅负责解释。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