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城市里的奇特税收
到过阿姆斯特丹的人大多有一个相同的感觉,这是一座奇特的城市:在荷兰这个花的国度里,拥有75万人口的阿姆斯特丹是其经济中心,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发展起来的大都市,阿姆斯特尔河穿流其间。160多条运河纵横交错,1000多座风格迥异的古老桥梁四通八达,座座风车随风飞转,园园郁金香香飘四溢,好一幅“北方威尼斯”的奇妙景观。因为阿姆斯特丹有相当大部分是靠填海形成的,所以它是人类同大海抗争的杰作。
当你从中央车站漫步到蒙特广场,从梵高美术馆到莱顿广场,这里沿运河两岸的楼宇鳞次栉此,这大多为17世纪荷兰富豪居住的房屋,典型的欧式建筑至今仍然保持着它古老的浮华。参观这些古老建筑,无论是国家博物馆,安妮。弗兰克故居、还是伦勃良故居,古朴典雅,气势灰宏,鲜光华贵、豪气袭人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而奇怪的是这些楼宇的门都很小,但窗户一般都比较大。人们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居民购买钢琴、健身器材等大件物品不是通过门孔往里进,而是用绳子吊到楼上,再通过窗口移进屋里去。客观讲,荷兰地处欧洲西部,人的块头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楼宇的门都很小呢?原来,这与荷兰政府的税收制度有关。据说,在17、18世纪,荷兰政府的税收制度规定,房屋税收按房屋门口的大小而定,门口开得大就要多交房屋税,门口开得小则少交房至税,如此一来,虽然是一些豪门大户,但为了少交房屋税,大多选择了开大窗户而尽量缩小门孔的面积,以期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在阿姆斯特丹,我们碰到一件令人费解的怪事。海伦和若曼是好朋友,俩人一起长大,后来都在一家食品公司经营奶酪,由于他俩十分勤奋,老板每月给他们分别发给3000荷兰盾的工资。后来海伦由于患上神经衰弱症,无法上班,在家养病,这时,海伦申请了政府救济,按照荷兰政府的规定,他每月仅能拿到70%的工资。若曼仍在食品公司工作,由于奶酪市场行情看好,他还经常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这时,若曼应按规定向政府交纳工资额40%的税款。他俩经常在一起玩,每当说起这事,若曼总是打趣地说:“哎,真不划算,海伦成天在家里玩,不光是不交税,还可拿到工资70%的救济;而我却每天累得要死,拿了点工资把上交的税金一除,真正的个人所得还没有海伦多”。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又是税收捣的“鬼”。荷兰是实行高福利的国家之一,该国的福利政策一般是,孩子出生后,无论小孩家庭状况如何,政府每个月都会拨给300荷兰盾到孩子父母的账上,直到孩子长到18岁成人为止。在荷兰,小孩都要接受义务教育,每个公民的生老病死都由国家负责。所以荷兰人及行其乐,有钱就花,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与社会的高福利相对应,荷兰政府实行了高税收的政策。荷兰是以直接税为主的国家。主要税种有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遗产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和资本税等,税收收入占BDP的比重达到46%,大大高于同类型工业国36.6%的平均税负水平,倘若加上6.5%的非税收入,荷兰的平均税费负担占GDP的52.5%.而在荷兰税收总额中,直接税占到了71%.因此,具体到每个劳动者,工薪阶层的上班族每月要将自己工资收入的40%以上支付给政府,就连居民的加班费也要缴纳60%的税。相反,从福利角度考虑,作为荷兰的每一个公民,如果不想干活了,只要你工作满3年以上,便可以找医生出具一份病情证明书,依此可向政府申请社会救济。荷兰税制规定,领取的救济金一般不得低于工资额的70%,并且免交一切税费。
对房产征税以门口大小为依据,而对个人收入,劳动者交税比重大,吃救济的所得反比拿工资的扣除税后的所得还高,这在当今世界各国恐怕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