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谈审计人员素质现状成因及对策

来源: 编辑: 2006/06/27 10:49:09  字体:

  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审计人员素质结构将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呈现适应性、效率性、超前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随着各种新兴市场的形成,管理手段的日趋智能化,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从事独立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应有素质。但目前审计人员现有素质与审计工作发展必需素质尚有一定差距,现结合目前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人员素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审计人员素质现状

  1.习惯思维难以打破。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数量的审计人员原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而会计工作具有的单一、缜密、细致等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微观的思维方式,因此至今仍习惯以单纯会计思维方式来指导从事审计工作。加之我国几十年计划经济模式下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施行的特权,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注重和留意行政管理权,过分看重经济处罚。

  2.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审计队伍有很大一部分由非审计专业人员构成,有的是学会计或相关经济专业的,有的则是半路出家,有的则是从会计岗位调入的,总体上比较偏重钻研财务方面的知识,缺乏对财政、金融、基建等现代经济所需要的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虽然能基本完成目前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但对于较高层次如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等,则由于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而不能完全开展,影响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3.综合分析能力欠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审计一进场,就按以往惯例,先账本、再报表、后凭证,主要精力放在收集整理大量的会计数据之上,较少采用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总量分析、结构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找出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往往是就事论事,不会纵横结合分析,揭示问题的实质,找出因果关系,提出高质量的审计结论。

  4.创新精神有待加强。随着审计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各界对审计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各级政府等每年安排给审计机关的项目任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因此部分审计人员尤其是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存在单纯片面的任务观点,一年下来,只要年度项目内计划完成则万事大吉。多数审计人员则以完成当年下达的审计任务为目标,全年几乎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极少有充足时间对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回顾,往往是按部就班,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运用创新思路予以积极有效解决。

  5.系统性全面性较差。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部分审计人员,特别是进入审计部门时间较短的一些同志,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其工作的目的性、系统性、整体意识、层次感均较为欠缺。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于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马上找条规对号入座,不能对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很好地加以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出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决策部门参考。

  6.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审计作为监督部门存在,处于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与被审计单位是一对矛盾关系,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过程中,面临着被审计单位不配合和方方面面的阻力与干扰,存在着一定的消极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太愿意主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浅尝辄止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处理处罚上,力度不够,尺度不一。在问题处理处罚上,存在以息事宁人、不得罪人的方式进行审计处理处罚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审计处理处罚力度。

  二、形成审计人员素质现状的原因

  1.审计的文化环境制约。审计工作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作用的发挥深受审计人员的素质所影响,而审计的文化环境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大行政观念。由于大行政观念包括在审计人员之内的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而审计人员极易产生“审与不审一个样”错误思想。二是权大于法观念。即部分审计人员在思想意识中有权大于法、从权不遵法的观念。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于审出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上级领导或部门时,经常以其讲话、批示,甚至暗示为评价和处理依据,宁愿昧法,不愿抗上。

  2.岗位培训及后续教育没有跟上。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较为复杂、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脑力劳动,因此要求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而各级审计机关对于审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它是造成审计人员素质现状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3.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是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属于行政型管理体制,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但其职能是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实质相当于政府内部审计,其应具有的独立性大打折扣,审计人员在具体执行审计过程中受到阻力和干扰在所难免,因此部分审计人员产生消极畏难情绪;二是目前对审计人员是实行公务员管理,审计人员技术职称不与经济利益挂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技术职称学习和考试的积极性;三是审计机关内部人事管理。审计机关对审计人员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业务考核体系,无法对审计人员每个具体项目的审计业务优劣作出有效评价和相应的奖惩,不利于审计人员提高素质。

  4.审计资源配置使用弱化。一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目前的构成是多元的,有来自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有来自企业、事业单位,有的则是直接从学校分配的。有会计专业的、有经济专业的、也有非财务专业的,其中仅少量是直接学习审计专业的。总之审计队伍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相互差距较大。二是机关的年度工作量太大,琐碎不成系统、短促突击的项目太多,直接影响了审计人员较为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三是各级政府对审计经费投入虽有很大的提高,但要真正满足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还有一定的资金缺口。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采取的对策

  1.改善现有审计的文化环境。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建立和法制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审计人员应更加严格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破除大行政和权大于法的观念。二是审计机关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政治学习。思想决定行为,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最为重要的途径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政治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坚定的政治立场,破除大行政和权大于法观念,牢固树立“维护法律尊严,加强审计监督”信念,无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毫不动摇,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

  2.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既有部门行政单位及所属事业单位,又有乡镇及所属单位,还包括国有企业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有既懂得行政财务,又懂得企业财务、基建投资的财务;既具有查账技能,又具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及审计、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必备素质。而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则是保证审计人员具备上述素质的关键措施。为此,一是审计机关应统筹安排全年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必要的条件对审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二是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审计机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参加审计机关举办或者认可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活动,学习会计、审计、法律、经济、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技能。

  3.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一是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可由目前的行政型管理体制向立法型管理体制过渡,从国家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立法机关监督行政职能的手段。审计人员对政府各部门的监督不再是政府内部审计监督,而应是完全独立的外部监督,这样,审计的独立性将得到有效保障,审计人员受到的阻力和干扰将大大减少,更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和原动力。二是对审计人员实行公务员和专业技术并行管理模式。审计人员除了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纳入正常的国家公务员考核、享受国家公务员应有福利待遇之外,还可根据审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和工作实绩,确定不同等次的审计技术津贴,以提高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审计职称考试的积极性。三是审计机关应结合实际,完善对审计人员个人业务考核的综合实施办法,并定期进行逗硬考核,对其年度内审计业务工作优劣作出公正评价,对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4.强化审计资源配置使用。一是首先要严把审计队伍的入口关。要求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一定会计业务工作经验。审计机关应以此为标准,做到“严把入口、宁缺勿滥”。二是合理安排年度审计任务。各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任务逐年上升,尤其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特别突出,为此,政府部门应深入贯彻朱总理提出的“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审计工作方针,对年度审计进行精挑细选、合理安排,既保证审计质量,又使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总结、学习,以提高审计人员审计水平。三是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审计经费的投入,保证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后续教育、审计技术观摩交流、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信息网络建设等经费需要,以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