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税收分析作为强化税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在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工作,通过税收分析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但从各级税务机关对税收分析工作的理解和实践看,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数字对比多,变动情况分析少,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难以发挥
税收分析的综合性、复杂性是其本身固有的特点。税收分析不仅要对收入完成情况分析,也要对影响完成情况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凡与税收相关的因素及原因都要综合反映在其中,包括政策、市场、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但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突出表现为数字的对比多,对税收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二)缺乏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税收分析难以有效开展
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因此,税收分析从客观上要求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协作,以确保全面、准确地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各种原因。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税收会计统计部门,对数据变化较大的项目进行分析,由于缺乏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税收分析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影响税收完成情况的真正原因则难以分析透彻。
(三)调查研究不够,税收分析的基础材料匮乏
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分析,要求分析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真实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收计会统数据及其它相关联的涉税信息,这是做好税收分析的基础。而目前各项基础材料的匮乏,造成了税收分析质量不高。
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局限了基础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务系统信息数据收集还比较薄弱。如征管软件中,目前重视了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等数据收集,而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数据,基本上没有采集或采集不全,有的项目即使采集,也由于缺乏相关应用软件而无法使用。二是在税收博弈中代表政府行使税权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拥有涉税信息方面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客观上产生了对法律、法规、规定在认识上的偏差,加之纳税人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势必影响其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必然影响税收分析的质量。
二是经济税源变化情况调查研究不够。税收分析离不开经济税源调查。但在实际工作中,税源调查往往流于形式,表现为两个不够、两多、两少,导致税务机关很难及时、准确掌握经济税源结构和纳税人税源变化情况。两个不够:即深度不够、积累不够。深度不够即对经济税源结构、调查对象发展变化情况调查深度不够;积累不够是指对国家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调整对税收影响及征管一线涉税信息积累不够。两多:是向重点税源户调查多,向纳税人、账务人员要数据多。两少:是行业性、专题性调查少。
三是税收分析方法缺乏创新,内容单一。多年来,税收分析方法始终停留在各税种的完成对比上,停留在改改数字就上报的水平,对行业分析发展态势不明确,对一些重点税源发展变化态势把握不够,对一些重要增减收因素分析不透彻,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象,缺乏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分析内容。具体表现:一是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千篇一律,对管理决策没有价值;二是对经济、政策、征管三大因素缺乏量化分析;三是对重点税源的税源质量和变化趋势分析力度不够;四是分析后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四是税收分析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税收分析质量地提高。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在收集大量的涉税信息资料、明确分析内容和方法后,最终要落实在分析人员的综合、概括、提炼能力上。如果分析人员不懂政策、不懂经济、不懂税收业务,脱离宏观经济背景,就不会产生合格的税收分析,更不要说高质量的分析。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一般由计会部门人员兼职,缺乏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较高综合、概括、提炼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税收分析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分析质量的提高。
二、几点建议
(一)提高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要强调“从经济到税收”是税收分析的前提。经济决定税收,经济是税收的基础和本源,离开经济谈税收,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就税谈税,从计划到计划,从数字到数字,脱离宏观经济背景、脱离税收综合性情况的分析,分析内容就会显得空洞乏味,导致分析报告思路不清,观点局限,对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不能切中实的。因此熟悉和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全局,密切关注经济运行趋势,掌握本地区经济发展动态和经济信息,对税收分析至关重要。
二是拓宽税收分析思路,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层次是核心。既要加强税收增长分析,更要加强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分析,要重视对与流转税、所得税税基关系密切的GDP、工(商)业增加值、物价指数、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等经济指标分析。既要分析税收任务完成进度,更要分析宏观税负、增长弹性等征管质量指标。既要加强对税收增幅的一般性宏观分析,更要加强对影响增幅的原因等深层次微观分析,尤其要向影响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延伸,并从中及时发现征管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一步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分析要做到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特性分析与规律性分析相结合、量化分析与成因分析相结合、进度分析与趋势分析相结合、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分析相结合等等,使税收分析体现深度、广度。
三是加强税收分析工作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税收分析规程,明确分析工作的任务、程序和方法。一方面,要保证税收分析的及时性,每月在收入数字统计出来后,要立即了解和剖析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将相关情况记入税收分析档案并及时上报;另一方面,要按照收入与应征比较、与相关经济指标比较等方法,对税收收入及各税种、各地区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分析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同时,在撰写税收分析报告时,还要召开各部门共同参加的收入分析会,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当期税收收入情况,揭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四是要建立高素质税收分析人员队伍。要取得高质量的税收分析成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队伍作保障,因此,要认真选拔数理统计、财税经济等专业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锻炼、培养和打造人才,使税收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建立和完善定期税收分析制度
一是要建立月度收入分析制度。每月要召开一次收入分析专题会议,由局主要领导主持,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参加,对税收收入情况、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阶段税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二是要建立定期分析、通报制度。从提高税收分析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抓起,全面、及时、准确地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各种原因,反映税收收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组织收入工作的要求。坚持按月对上报送税收分析报告、对下进行收入情况通报的制度。当收入发生异常波动或出现重大问题时,要随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三)加强税收分析基础工作
一是要提高数据质量,扩大信息量。严格执行税收会计制度,加强对税收资金的严密核算,保证各项税收数据真实准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信息量,逐步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款申报和入库情况、发票使用情况等纳入税收分析数据的范畴。积极与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衔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地区经济和行业经济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对比和分析。
二是要做好税收分析建档和应用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5年税收分析档案建设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5]251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税收分析档案,将影响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全面、完整、系统、真实地记入档案,不断提高档案质量。同时充分运用档案资料对收入情况进行连续、系统、深入地分析,为深化分析和加强征管服务。
三是要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对重点税源企业资料,要按照规定的范围、内容和时间及时、准确地上报。加强重点税源数据在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中的应用,从宏观上找问题、在微观中找原因。
四是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当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因此,税收分析要紧紧围绕主要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重点经济区域、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各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价和反馈政策实施的效果;开展征管成效调查,研究各项征管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其对收入产生的影响,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地提高。
(四)税收分析要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相结合
在进行税收分析时,要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将影响税收增减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一步步具体到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分析,通过逐层剖析全面准确地揭示问题;税收分析要与纳税评估紧密结合,对分析中发现的指标异常企业,税源管理部门要重点进行纳税评估;对涉嫌偷、逃、骗税的,要按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上一篇:税务筹划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